
应对患有慢性心脏病的生活,意味着患者面临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挑战。心脏康复治疗被公认为在支撑心脏疾病康复、患者的预后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饮食、戒烟、体育锻炼和社会心理支持改变心脏风险因素。然而,改变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带来了各种障碍。
在生活方式改变方面有五个主要的障碍,包括情绪状态(大多与动机、压力、信心和尴尬感有关),需要做出改变的信念,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及一些实际问题,如日常生活费用。
康复最具挑战性的是督促患者在康复计划结束后,继续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丹麦奥胡斯大学Marie Veje Knudsen学者在研究中从患者的角度探讨了心血管康复之后的生活方式特点,文章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2014年12月《Health》(健康)刊上。2012年研究邀请了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20位患者,在康复计划完成后六个月去参加采访。
心脏康复计划期间,患者对饮食、吸烟和饮酒的建议理解相同,但对体育锻炼的强度、频率理解有差异。患者对心脏康复做出的回应变化主要有:1)认为以前的生活方式恰当,进行适当微调;2)承认需要改变并整合前后的生活方式;3)无法管理生活方式的变化时妥协或感到内疚。核心问题是患者是否理解相关信息,并能将建议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一些参与患者认为,在心脏康复中建议的健康生活方式与查出心脏病之前的一样,这些患者被诊断出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或左心瓣膜疾病。尽管手术告知心脏问题已解决,但患者仍对患过心脏病之后的生活不安, 心脏康复计划中,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恢复以前的生活方式帮了大忙。
例如,一位叫James的患者,可以像患上心脏病前那样,轻松地进行体育锻炼:玩保龄球、健身和进行园艺活动。在上(康复)课时,James询问了关于日常生活和膳食摄入量的问题,学会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让他了解了如何预防心脏病再发,觉得生活更加安全和满意。
一些参与患者认为有必要对生活方式加以改变,并采取了行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是一种很不错的惯用建议。患病之前有锻炼的习惯无疑是种优势,但最重要的是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康复计划显示出了无法预知的好处,比如锻炼身体的时间和锻炼量比预期更多。这项研究显示,社会因素可以鼓励患者采取行动,但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在与自己谈判,依靠自身能力和行为的改变。
例如Arne一直喜欢骑自行车,但没有时间去骑。在心脏康复期间得到的建议让他以不同的方式去为生活排序,他不再让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每周腾出一天早点下班锻炼身体。
当生活方式无法改变时,还有一些患者会试着做一些调整,没有调整成功还会感到内疚。未听取所有建议并不意味着会出现心脏病症状,“只听取部分建议会出现心脏病症状”这样的想法会让改变生活方式变得难以理解。如果烹饪和食物优先考虑的级别较低,饮食就很难改变。在研究中,考虑更多的是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提供的是饮食信息,鼓励人们均衡饮食。
例如Christopher患上慢性疾病,需要一周做几次医疗护理,但他发现无法安排额外时间来做运动,就和妻子尝试在散步时锻炼一下。例如Harry认为营养师的建议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进行,尤其作为单身男性,一餐饭常常是快捷简单的,因为食物非他所好。
研究结果强调了心脏手术、康复计划结束后,继续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考虑患者的兴趣和能力的话,会成为更积极的体验。医护人员在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康复计划之后,还需要提供给心脏病患者进一步的支持和建议,尝试确立新的惯例,将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1568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