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环境是由大气、土壤和水组成,每年大约有10万多化学物质产生、使用和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的起源(侵蚀活动,火山喷发),或是人为活动的起源(化石燃料燃烧,垃圾填埋场渗漏,农田资源流失,矿物挖掘残留)。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造成了大量镉、铜、铁、锌和镍溶解在海洋中。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Metal》(金属学报)2014年12月刊上发表了意大利巴勒莫大学Roberto Chiarelli等学者的如下文章。
重金属污染和海洋污染
重金属是指有较高密度而且有毒,或是在植物、动物和人类身上的浓度较低时就有毒的任何金属化学成分。大约有30种金属和非金属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相对于活的有机体,金属和非金属通常被分为三类: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元素。
海洋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
在海洋中,当蒸发量超过河流贡献的水量,盐和污染物的浓度增加,对生物、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影响。水生无脊椎动物在身体组织内积累大量的重金属,仍可以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存。过去有许多研究使用不同的生物指标,评估海洋系统中的化学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水生生物是其中代表水质的杰出生物指示物。
重金属对海洋动物的影响
汞(Hg)是一种沉重的银白色金属,存在着三种形式:元素形式、有机形式和无机形式。这三种形式可以转换,而且都能产生毒性。在甲壳动物Ligia italic(海洋岩石岸边的汞污染生物指示物)中可以检测出大量的汞,另一个指示汞污染及对人类有危险的生物指示物是僧帽牡蛎,它的软组织是水生系统中良好的指示物。
镉(Cd)通常可以在水生和陆生环境下被检测出来,包括自然或认为活动(如颜料、镍镉电池、冶炼和精炼金属),是一种容易在水生动物身上积累的污染物,会对生活在淡水和咸水的水生动物释放毒性。金属镉常见于无脊椎动物,如海绵(体软而圆),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棘皮动物和鱼这样的脊椎动物。
砷(As)是全球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是一种持久的生物蓄积性致癌物。作为一种有毒类金属存在于三价和五价这两种氧化状态下,即亚砷酸(H3AsO3)及其盐化合物、砷酸(H3AsO5)及其盐化合物状态下。海洋生物包括藻类、甲壳类、蚌类、鱼和哺乳动物身上都可以发现高含量的砷化物。
铬(Cr)是一种又脆又硬有光泽的金属,颜色为银灰色,可以高度磨光,在空气中不会失去光泽。金属铬常以三价和六价的形式被发现,四价形式是三价形式毒性的30倍,具有突变性和致癌性。无脊椎动物常可检测出检查其毒性,例如在Petrolisthes laevigatus(蟹)身上、地中海的贻贝腮部等地方。
铊(Tl)是一种非必需、具延展性和罕见的重金属,对于植物、动物和人类而言毒性很强,是最危险的污染物之一,在地壳中的平均浓度为490μg∙Kg−1。溶解后的氧化态有两种:一价和三价。无脊椎动物身上获得的信息有限,仅在六种无脊椎动物(甲壳纲)和六个鱼品种(鲤科、鲈形目和鲑科),还有蛤、贻贝等软体动物身上测量到。
铅(Pb)是一种蓝白色、有光泽的重金属,动物和人类如果摄入,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存在两个氧化态:二价和四价。在螃蟹和虾身上可以检测铅浓度,还有地中海的贻贝消化腺中也可以对铅的胞浆分布进行检测。海胆胚胎在进行体外铅处理后,热休克蛋白70的合成有所减少。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2298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