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中有70%左右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质量已经被认定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全球的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美国环保局的一项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一般要比室外严重2~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炎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
汉斯出版社《环境保护前沿》2014年4月刊登的期刊文章指出,室内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污染物之一是卤代阻燃剂(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s, HFRs),它具有潜在的生物危害性,如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HFRs包括氯代和溴代阻燃剂等,被广泛用于油漆、纺织品、电路板,尤其是电器电子产品的塑料外壳中。
该文笔者林敏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了室内三种典型的HFRs——多溴联苯醚(PBDEs)、多氯联苯(PCBs)、得克隆(DP)。研究通过对室内环境采样,结合以往研究分析,得出:
室内空气中的PBDEs: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学者对室内环境中的PBDEs污染水平和特征的研究较为丰富,如图1所示,欧洲地区室内空气中的PBDEs相对于北美洲与亚洲要低很多。室内空气中PBDEs在季节变换、室内外差异、同系物浓度特征、地域污染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室内灰尘中PBDEs:室内灰尘中的PBDEs 在空间功能类型、地区差异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污染特征。与室内空气有所不同,美国与亚洲地区的室内灰尘中的PBDEs要高于欧洲与大洋洲(图2),此外,灰尘中PBDEs的同系物组成与空气中的尤为不同。

室内空气中的PCBs:不同地区室内空气和灰尘中都检测到了PCBs的存在。与PBDEs类似,室内环境中的PCBs普遍高于室外环境。室内灰尘中的PCBs:世界各地的室内灰尘中也被检测出了PCBs,且在同系物组成、建筑功能与特征等方面存在规律。
室内环境中关于DP的研究非常少,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地区的室内灰尘中DP的报道。尽管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室外大气中检测到了DP,但却没有室内空气中DP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吸入和室内灰尘摄取可能是人体暴露PBDEs的最主要的途径。对于PBDEs、PCBs及DP而言,呼吸吸入、灰尘摄入和灰尘皮肤接触是人体暴露的最主要的非饮食摄入途径。总之,室内卤代阻燃剂污染呈现出高浓度水平,高人均暴露量与摄入量的特征,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婴儿的健康存在潜在危害,需要继续深入这类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技术、产生源调查、环境本底数据采集、迁移、污染发展趋势和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全面、系统的人体健康危害评价方法和人体摄入、体内分布与代谢模型。
原文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384
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