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的集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苏州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人才创业史。昨天,在2014年(第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下简称“创业周”)活动现场,记者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面对面,倾听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切身感受和思考,感受他们对苏州这片创业沃土发自内心的钟爱……
A、关于项目
转基因食品在家自个儿测
嘉宾:
张黔松,41岁,动物学博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李师默,43岁,农学博士,曾就职于德国联邦农林研究中心
张黔松、李师默是同学,作为本届创业周的受邀嘉宾,他们一个从湖州、一个从东莞来苏州“赶场”开“同学会”!“转基因食品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的项目叫‘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条’。有了这个产品,市民就能在家检测买来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了。”博士们一番介绍,立即勾起了记者的兴趣。
“这个产品采用新型生物纳米材料,能有效、灵敏地检测出蔬菜、大米中是否含有转基因蛋白,其原理有点像‘早孕检测棒’。”张黔松说,目前,这个产品已在一些大型种子公司应用,每件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
虽是好友,意见却有不同,一个说非转基因食品一般要用农药,转基因食品相对健康一些;一个说抗虫并不是一定要用转基因蛋白或农药,将来也可采取生物防治办法。
张黔松告诉记者,他另一个同学的转基因育种项目,属于上游产业,已于去年在张家港落户,“常听他说,苏州的创业环境怎么怎么好,自己挺动心的,打算去张家港实地看一看”。
高科技新品呵护膝关节
嘉宾:
曹福星,30岁,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更好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可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会不会损伤自己的膝关节呢?如何把握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呢?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曹福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带来项目叫做“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这套系统采用3D动画技术,模拟人物动作,实时检测膝关节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有了这套系统,就不必去拍CT。”他说,只要在大腿、小腿上指定位置贴上反光标记点,由一台红外线装置发射光线,并接收标记点的反光,系统录入后,会进行对比分析。
曹福星说,通过分析软件,电脑屏幕上会显示膝关节运动时的情况,并将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和电脑内存的正常及损伤的膝关节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有没有损伤,损伤有多严重的结论。
B、关于城市
“我想说,来苏州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嘉宾:
陈敏华,36岁,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博士,现为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
苏州晶云是中国首家专注于晶型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的公司。2010年,陈敏华和他的团队回国创业,引入国际领先的药物晶型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四年后,苏州晶云的技术平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内外1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4月,苏州晶云在美国的研发实验室正式运营。
陈敏华说,来苏州创业有三点感受。第一,这里的政府不摆架子,服务专业、高效,说到做到。无论企业落户、人才引进、项目申报,还是贷款融资,服务和指导都非常贴心。第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技术,二是人才。苏州是一个留得住人的好地方,这对创业团队至关重要。第三,苏州是适合安家和生活的地方。这里既有创业的快节奏,也有悠闲的慢生活。
陈敏华想对海归们说,“早一点回来,就多一点机会,来苏州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这里真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
嘉宾:
孙承旭,41岁,曾留学日本,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去年回国后,孙承旭一直致力于环保水处理技术项目的推广。孙承旭的团队一共有4人,他们的项目是采用等离子技术,对水体进行杀菌、除病毒和净化处理,同时改善水的活性,使之更易为人体细胞所吸收。
孙承旭说,环保水处理项目技术已经成熟,来苏州参加创业周,是希望与相关企业对接,共同研发、生产净水器、水处理产品,并着手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科技人才,也需要政府扶持。孙承旭说:“苏州的创业周活动,组织工作非常细致,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服务意识非常强,这里真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
“苏州更适合中小型初创企业”
嘉宾:
杨天舒: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王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加拿大Eugen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杨天舒赴美深造。她所在的同济团队研发的是口腔溃疡日常护理产品,“这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无免疫功能调节的空白,市场广阔。”她说,“之前考察过国内其他城市,最终认为苏州更适合中小型创业企业。”
王峰说,决定在昆山落户,有几个原因,一是靠上海近,二是成本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办事效率高,这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从厂房选址到公司注册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帮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也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从事产品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