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看“屌丝”凤爪如何逆袭成“白胖美”

2014-11-22 06:00 · angus

“无辣不成欢。”制作泡椒凤爪不可或缺的配料——泡椒是怎么制作的呢?制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微生物变化,才能使泡椒变得如此酸辣爽快?


凤爪,也称为鸡爪、鸡掌、凤足,是川菜中一道有名的美食,其多皮、筋,胶质大,富含氨基酸、胶原蛋白和钙质,脆嫩可口,多吃不但可以软化血管,同时还具有美容的功效。凤爪菜系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泡椒凤爪。这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小吃之一,以麻辣有味、皮韧肉香而闻名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其最初起源于成都平原民间独特美食,用精选肉鸡爪,辅以红泡椒或野山椒泡制而成,酸辣开胃、嚼之爽快。

泡椒中的微生物世界

“无辣不成欢。”制作泡椒凤爪不可或缺的配料——泡椒是怎么制作的呢?制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微生物变化,才能使泡椒变得如此酸辣爽快?

选择干净合适的泡菜坛子,加入浓度适宜的冷盐水及各种调料,再放入洗净晾干的新鲜辣椒,盖上盖,在水槽加入适量清水密封,放至阴凉通风处。在这些泡椒罐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的世界中此消彼长,互相制约。发酵初期,泡菜坛子里有残余空气,乳酸菌的发酵并不活跃。待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耗尽坛中氧气时,乳酸菌开始进行发酵,链球菌、肠膜明串珠菌和小片球菌启动发酵,迅速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有机酸等物质,使发酵环境pH值快速下降,抑制腐败菌繁殖,阻止辣椒中果胶酸的分解,使辣椒保持脆硬的口感,形成适合乳酸菌发酵的酸性无氧环境。然而,肠膜明串珠菌不产生赋予风味的化合物。

在发酵的中后期,具有发酵戊糖能力的短乳杆菌赋予了产品特色风味。发酵中期,同型乳酸发酵是最重要的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乳酸,乳酸再与乙酸、其他微量有机酸和前期产生的少量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给予了泡椒特有的香味。

发酵后期,乳酸大量积累,植物乳酸杆菌终止乳酸发酵。至此,泡菜坛子的微生物世界达到平衡状态,泡椒的风味也达到最佳的口味,酸辣脆爽的泡椒得到升华。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使得四川泡菜文化得以传承。

“屌丝”凤爪逆袭“白胖美”

有了泡椒这个配角,凤爪这个主角当然是重中之重,可凤爪不好看,卖相不好,十足一个“屌丝”,要想登大堂之雅,变成“白胖美”,怎么办?不用担心,双氧水如同魔幻美容师一般,用其神之水,使又黄又瘦的凤爪立刻变得又白又胖。

双氧水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浓度时无气味,高浓度时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剂。

双氧水可以分为食用级、医用级和工业级,在食品加工中作为加工助剂,添加到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有漂白、防腐和除臭的作用,在医院用作杀菌消毒剂清洗伤口,在工业上用于造纸业、纺织业等。

食用级双氧水是高纯度的双氧水,采用多种特殊工艺提纯,去除其中大量的有毒物质,一般用于水发产品、干果等食品的漂白、保鲜、防腐以及食品生产设备、容器的杀菌消毒。双氧水分解后转化为水和氧气,无任何污染和副作用。

如上所述,双氧水可以用于凤爪的加工,可是为什么监管部门拿双氧水凤爪说事呢?双氧水用于食品加工中是可以的,但必须是食品级双氧水,并且在最后的成品中不得超过限制的含量。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成品中的双氧水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不良企业用工业级双氧水处理食品原料。

以上是就事论事,现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国内,双氧水以前是允许作为食品加工助剂使用,只是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名单中被取消了资格——现在的国家标准里,它只被允许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的消毒,所以只要使用双氧水加工食品就算是违法。

双氧水的安全性

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曾于1965年、1973年及1980年评估双氧水的安全问题。委员会认为,人体内肠道细胞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很快把双氧水分解,因此摄入小量双氧水不会有中毒危险;服食浓度为3%(家用浓度)的双氧水,一般不会导致严重中毒,但可能会引致呕吐、黏膜受损等轻微不适,以及灼伤口腔、咽喉、食道和胃部。服食了浓度较高(例如超过10%)的双氧水,后果则更为严重,会灼伤黏膜和肠道黏膜。工业级双氧水含有大量醌类有机杂质、重金属、砷、阴阳离子、机械杂质等,这些有毒有害杂质严重影响到人的生命健康。近来媒体频频曝光双氧水泡椒凤爪的恶劣事件,就是因为某些不法厂商使用工业级双氧水。

据报告称,双氧水具有致癌性,特别是通过与食物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具有致癌性,可以引起消化道癌症。但是事实上,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双氧水会令人类致癌。双氧水是不稳定的化学物,在食物烹饪的过程中就会分解,只要不是含量特别高,一般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关键词: 凤爪 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