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动物常感染的蜱虫类型和环境条件

2014-10-31 09:27 · 尔湾

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依靠宿主的血液和组织存活,是除了蚊子以外世界第二大人类疾病的载体。蜱是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染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比世界各地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类型都多。在高感染病例中,失血足以使小动物死亡。

蜱(蜱螨亚纲:蜱目)是陆地脊椎动物的体外寄生虫,依靠宿主的血液和组织存活,是除了蚊子以外世界第二大人类疾病的载体。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染病,蜱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比世界各地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类型都多。在高感染病例中,失血足以使小动物死亡。

蜱分为三个科:软蜱科(Argasidae,193个种)、硬蜱科(Ixodidae,702个种)和纳蜱科(Nuttalliellidae,单种)。在墨西哥只有前两个科。使用公布的记录、实地调查和如植被类型、土地利用这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定位蜱的分布,学者通过这些对蜱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制造出蜱科的潜在分布图,对米却肯州的野生动物相关的蜱科动物潜在的丰富度进行空间预测,指导未来的地理研究。2014年10月,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发表了墨西哥Michoacana de San Nicolás de Hidalgo大学的这篇论文。

米却肯州是墨西哥中西部的一部分,大约在北纬18˚09'到20˚23'、西经103˚44' 到100˚04'之间。(图1)为了了解在米却肯州硬蜱的地理分布,学者采用了文献和制图调查、实地调查。研究人员对墨西哥蜱及其宿主的记录,还有对米却肯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的介绍,这些动物都与蜱有关。制图调查则包括最近的地质图、地形、气候和植被、土地利用。

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将31种蜱以1:250,000的规模,绘制成按物种划分的地图,例如,图2就是其中的四幅图。在表2(表略)中,我们可以看到米却肯州目前发现的属硬蜱科的蜱包含了钝眼蜱属(Amblyomma)、血蜱属(Haemaphysalis)、硬蜱属(Ixodes)等等。表1中,学者总结了在文献资料中和实地调查在米却肯州田野里采集到的蜱的种类,共有九个科。

调查结果显示,钝眼蜱属的宿主(九带犰狳为代表)广泛分布于整个州,没有任何环境偏好,发现于温暖、干燥或潮湿的气候里,在山地、平原、峡谷、山麓都可以发现。同样,血蜱属的宿主(佛罗里达棉尾兔为代表)也是这样的。革蜱属(Dermacentor)的宿主(囊鼠为代表)与气候的相关性强,只出现在山坡和气候不那么暖和的考察记录中,比如Sierra-Costa地区。硬蜱属的宿主(白鼻豿为代表)与环境的关联性最强,有一些宿主只发现于气候温和其他温暖地带,而超过一半的宿主发现于任何水文条件或地质条件下。

蜱虫活动的范围之广、适应环境的能力之强让人惊叹。生长于野外的动物,总是难逃成为蜱虫宿主的命运,家里饲养的宠物,若是不及时做检查,也会成为牺牲品,真是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刚刚出来的新闻里,也讲到老年被猫咬致死,可能是蜱虫感染,全国多省区也出现蜱虫致死的情况,是时候警醒起来了。而且,蜱虫传播的传染病绝大多数还无法用疫苗来预防,所以控制这些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是用药预防蜱虫,人体的预防也是如此,最主要的措施是阻止野外蜱虫扩散到室内环境和室外周边环境。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0297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