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莫要无病呻吟,想着想着就真病了

2014-10-28 10:23 · 尔湾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出问题了,因为担心,那个部位就越来越不舒服。这是一种叫做身心症的疾病,就是由心理引起的生理疾病。据医学统计,70%的疾病都属于身心症。


身体症状性疾病(Somatoform Disorders,SD),又叫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女孩和男孩的患病率分别是11%、4%。功能性疾病更加普遍,患病率高达25%。在初级护理患者的研究中,SD患者有39.6%会由内在的行为症状衍生出精神疾病。SD往往具有长期、慢性的特点。

目前,德国缺乏对儿童和青少年SD的确认进行的审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Sibylle Winter等学者根据SD审查(SOMS-2)进一步研究儿童和青少年SD审查(SOMS-CA),通过。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Psychology》(心理学)2014年9月刊上发表了德国柏林夏洛特医科大学这几位学者的论文。

这个研究对患者组、对照组的SOMS-CA的程度进行区分,患者组进行了SD的临床诊断。研究人员采用了吉森儿童主观抱怨清单(GSCL-C)调查问卷进行差异比较。

在研究中,包含了30位患者和31位对照对象,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性别、年龄、移民背景、智力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不大。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组的诊断分布。SOMS-CA是一个参与者年龄范围为11~17岁的自我评估问卷,包含了31个症状(表2)、17道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行为的问题(表3),以及3道鉴别诊断的问题。

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结果看,患者组抱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人员对31个个体身体症状进行观察,发现这两组人员12个症状的频数变化显著(表2),17个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行为的问题中,12个问题的差异显著(表3)。患上身心症的患者,就是那些成天感觉不舒服,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频繁寻求医学上的帮助,干扰到家庭生活(影响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诸多无缘由的抱怨,这样的一类人。无病呻吟久了,就会真的生起病来。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0256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心理学 身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