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1年和2012年日本化工行业的意外事故

2014-10-21 09:23 · 尔湾

2011年、2012年日本工业园区发生了意外火灾和爆炸,震惊了整个化工行业,也促使日本化工业开始关注自身水平的提高。日本学者对这两次意外进行了简单分析。

如今,日本的化学公司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1)2011年3月东北大地震带来的灾难;2)2011年、2012年工业园区发生的意外火灾和爆炸。日本横滨国立大学Akihiko Hidaka等学者,针对这两次意外火灾和爆炸,解读了安全措施需要改进的地方,将研究论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安全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9月刊上。

日本2011、2012年的严重事故发生在东曹株式会社、三井化学公司、日本触媒化工公司、科斯莫石油公司(千叶)、三菱化学(鹿岛)公司和昭和电工(大分)株式会社,震惊了整个化工行业,也促使日本化工业关注自身水平的提高。学者希望调查中对于事故的调查、预防灾难发生的新安全措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为了调查这些事故,学者向大型化工企业发出了调查表,这些企业拥有高压气体装置,位于日本川崎区。调查表涉及了东曹位于南阳地区的工厂区、三井位于岩国-大竹地区的工厂区。

东曹株式会社

事故发生于2011年11月13日,发生在氯乙烯生产设施运作时(图1),而爆炸和火灾是在盐酸塔中发生的(图2)。表1中显示了紧急阀被关闭的时间。

学者推测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详细列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详情查看原文链接),包括正常运行期间的监控、前期检查和紧急情况的监控、紧急关闭的准备,以及紧急关闭之后采取的行动。例如“是否含有对重要设备的正常控制范围?”,学者发现12台设备中有11台含有这个范围。

三井化学公司

这个事故发生地在间苯二酚生产设施中(图11),发生爆炸和火灾的设备是RS氧化反应器(图12)。表2中显示了整个事故的进展。

学者同样推测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详细列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详情查看原文),包括制冷量、两个或更多重要的硬件监控装置、连锁释放(interlock release)。例如,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构造能否冷却反应容器和罐子的所有的部分?7台设施可以做到,4台设施不适合(还采用了另一种安全方法),1台设施不能做到。

学者由此,得出目前日本企业的现状是:1)通常情况下,都会建立操作检测方法,此外,正常和不正常情况下的区别显而易见;2)工厂发生固有的异常反应,可采用过去的技术进行排查,但出现新的、意想不到的反应,在未来的实际情况下,要利用一切资源复查;3)对紧急关闭进行的培训正面临者危机,因为公司经营已很久没有紧急关闭或重新启动的经历了。

这两次事故让人们警醒:紧急关闭并不是完全安全。人们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紧急关闭的,这是一个大盲点。另一方面,人们期待工厂有部分设施可以继续运转,工厂能重新开始工作,这种期待值过高,往往促使运营方避免大规模的工厂停产。

这样,化工工厂就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处理部分发生事故的厂房,及时可能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二是为了降低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接受生产机会的丧失,全面停止整顿。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0139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