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中医经筋治疗方法

2014-10-20 16:52 · 尔湾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郁证多因七情过极和劳损所伤。在损伤内脏气机的同时,也必损伤维系人体的经筋,致使经筋积损成结,近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急性剧烈疼痛和慢性痹痛。

WHO指出,抑郁,现在是世界第四健康问题,而至2020年,抑郁将成为第二大健康负担。来自东京东惠针灸院的吕建平在汉斯《中医学》2014年8月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析了抑郁症的经筋治疗法。

经筋理论是中医传统医学之一,多用于关节,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筋治疗,是以《灵枢经》的经筋理论为指导,进行经筋辩证,采取针刺局部压痛筋结病灶和整体治疗的原则,以解除筋结点的压迫,改善症状的一种疗法。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郁证多因七情过极和劳损所伤。在损伤内脏气机的同时,也必损伤维系人体的经筋,致使经筋积损成结,近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急性剧烈疼痛和慢性痹痛。

从临床病例可见,抑郁症患者,多被头痛,胸闷心悸,颈项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秘,等各种身体脏腑症状和情绪极度低落困扰日久,且药物治疗不理想,因而来院治疗。经针刺调整治疗后,身体脏腑症状得以缓解的同时,情绪也多得到了改善,能够职场复归。由此可见,抑郁症虽然病位在心、神,以精神障碍为主,但及时改善他们感到最痛苦的身体症状,也是当务之急。

吕建平通过文中两个典型病历分析,抑郁患者的身体症状,多表现足太阳经筋的损伤,而调整足太阳经筋,解除足太阳经筋硬结的压迫,不但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同时也能改善精神的抑郁情绪。分析其机序,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足太阳经筋“挟脊,上项”,包括了督脉,督脉循于脊里,入络于脑,而“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的神气活动,王冰曰“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弊,故不可不谨养也”。可见调整脊柱督脉即有填髓益脑、宁神定志之功。

2)另抑郁患者多有阳气不足的特点。脊柱为诸阳经筋会合之处,督脉为阳脉之海,调整脊柱督脉,可以振奋阳气,改善抑郁患者晨重嗜卧和情绪抑郁的症状。

3)还有足少阴经筋和足太阳经筋在脊背部相合,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项,结枕,合于足太阳”。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则脑失所养,故多出现脑神经功能低下的症状。调整足太阳经筋同时,也调整了足少阴经筋,达到益肾壮阳,安神定志的作用,从而改善了患者情绪抑郁和多彩的身体症状。

原文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921

备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