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预测出2005-2015年全球死亡人数会增加17%,意味着2015年大约会有6400万人死亡,其中4100万人(64%)死于慢性疾病。大多数人会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32%)、癌症(13%)和慢性呼吸道疾病(7%)。据韩国卫生健康与社会事务研究所统计,韩国人也是如此,超过20岁的人有54.3%患有慢性疾病。
韩国仁川国立大学Ju Moon Park学者在研究中选择了较为广泛使用的健康状态变量、研究参与者的自测健康状况,并检查了与韩国人健康状况有关的慢性疾病。学者还探讨了对于健康很重要的指标,对改善健康状况提出建议。本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2014年9月的英文期刊《Health》(健康)上。
学者从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KNHANES)中收集了2010年家庭访谈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专门配备的移动体检中心直接、规范的体检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采用分层、多阶段的随机抽样设计,初级抽样单位为192个,每个单位包含20个家庭。
调查中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工作状态。对健康状况的衡量包括:受访者认为自身身体状况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在过去的24个月里,(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关节炎、结核病、哮喘甲状腺、糖尿病、肝脏疾病、皮肤问题、忧郁症和癌症)的慢性状况是否已成了一个问题。
调查受访者居住在城市、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或小学教育的比例较高,收入为400万韩元(2500美元)及以下的人比例较高,年轻人、女性、已婚者和有工作的人比例较高(表1)。

表2中列出了受访者对健康和慢性疾病的自测情况。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差和非常差的人占16.9%(置信区间为16.1% - 17.7%),其中,女性占9.6%,男性占7.3%。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炎、忧郁症和糖尿病。

自测慢性疾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和教育水平逐渐增加,已婚或失业的城市女性,还有家庭月收入≤400万韩元,以及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差或非常差的女性,比例更高(表3)。表4中显示,受访者患有慢性疾病时,自测健康状况不佳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4倍。

研究结果表明,自测健康状况排名较低的要么是农村居民,要么是低收入家庭,要么是已婚人士,要么是慢性疾病患者。尽管两性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可以观察到重要的地理差异。住在农村的女性比男性多,而同样住在农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农村女性排在健康需求被忽视的首位。
城市比农村的专业服务利用率更高,这可能与提供服务的人地理分布不均有关。韩国政府对民营医疗机构采取“放任”政策,促使90%以上的医生和病床都集中在城市。
如果不大力支持慢性疾病的治疗,社会经济负担将会很沉重。应采取的措施为:支持或建立长期护理中心,为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后续的妥善处理办法。研究中,学者发现社会经济因素与慢性疾病患者的相关性更强,能更好地预测这类患者的医疗服务是否到位。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9879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