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糖类替代品与肥胖有关

2014-10-04 06:00 · alicy

人们广泛地认为人工增甜剂能够用来对抗肥胖和糖尿病,但是人工增甜剂在一定程度上却可能促进了这些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本周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糖精(saccharin)等糖类替代品可能通过作用于人类肠道中的细菌,来加重这些代谢性疾病的病情。


人工增甜剂似乎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

人们广泛地认为人工增甜剂能够用来对抗肥胖和糖尿病,但是人工增甜剂在一定程度上却可能促进了这些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本周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糖精(saccharin)等糖类替代品可能通过作用于人类肠道中的细菌,来加重这些代谢性疾病的病情(J. Suez等人,Nature https://dx.doi.org/10.1038/nature13793;2014)。以往有一些较小型的研究曾经试图说明人工增甜剂的使用与代谢性疾病发病之间的关联性。而此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增甜剂可能加重代谢性疾病的病情,并且增甜剂是通过作用于肠道微生物菌群(即人类肠道中各种各样的细菌群落)而产生这一影响的。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微生物学家Martin Blaser指出,这是一个与直觉相违背的研究结果——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些研究发现可能会让食品工业倍感头疼。BCC研究公司(BBC Research)是一家总部位于马塞诸塞州韦尔斯利的市场调查公司。该公司指出,人工增甜剂的市场正在繁荣发展。而负责追踪食品添加剂(包括人工增甜剂在内)安全性的监管部门目前还没有将人工增甜剂和代谢性疾病联系起来。为了响应最新的研究结果,意大利帕尔马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的发言人Stephen Pagani指出,与所有新资料的处理方式一样,EFSA“将在适当的时候决定专家小组是否应当重视这些研究结果,以便进行详细的审查”。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位于以色列雷霍沃特。该研究所的Eran Elinav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给实验小鼠喂食各种各样的增甜剂——糖精、三氯蔗糖(sucralose)和阿斯巴甜(aspartame);他们发现,小鼠在喂食11周后表现出了葡萄糖耐受不良(glucose intolerance)的症状,而葡萄糖耐受不良是代谢性疾病发病倾向的一个标志。

在实际情况中,人类发生这些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各不相同。为了模拟人类的实际情况,Eran Elinav研究团队给一部分小鼠喂食正常的饮食,而给另一部分小鼠则喂食高脂肪饮食,随后往它们的饮水中单独掺入葡萄糖,或者同时掺入葡萄糖和糖精(众多增甜剂中的一种)。喂食了糖精的小鼠出现了标志性的葡萄糖耐受不良症状,而只喂食了葡萄糖的小鼠却没有。但是给这些小鼠服用抗生素,以便杀死其肠道中的细菌后,它们就不会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研究者们收集了葡萄糖耐受不良的、喂食了糖精的小鼠的粪便,并将这些粪便移植到经培养后拥有无菌肠道的小鼠的肠道中,随后这些小鼠也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症状,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糖精使得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得不健康了。

Elinav研究团队也利用另一项临床营养学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项正在开展的临床营养学研究在以色列招募了近400名研究对象。研究者们注意到,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例如体重不断增加,或葡萄糖代谢效率降低)与人工增甜剂的消耗量之间存在着关联。

但是Elinav却指出,这有点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你的体重正在增加,那么你的饮食习惯更有可能会转向减肥食品。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减肥食品能够使你的体重增加。

因此,Elinav研究团队招募了七名瘦小,但健康的、不常食用人工增甜剂的志愿者,以便开展一项小型的前瞻性研究。在为期一周的研究中,这些研究对象每天都摄入了最大可接受剂量的人工增甜剂。其中有四名研究对象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症状,并且他们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慢慢地达到了另一种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状态早已被证实与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有关;其他三名研究对象却似乎对糖精的不良影响具有抵抗力。Elinav说:“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了个体化营养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状态并非都是相同的。”

Elinav目前尚未提出一个机制来很好地解释人工增甜剂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但是Blaser指出,理解这些人工增甜剂是如何对某些物种的肠道产生影响的——这一工作可能会“启发我们研发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新方法”。

营养学家Yolanda Sanz是EFSA食品、营养和过敏专家小组的副主席。她指出,目前还无法得到明确的结论。代谢性疾病的病因有很多种,而且这项研究的规模也太小了。

关键词: 糖类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