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治理的生物修复方法

2014-09-23 17:07 · 尔湾

盐碱土资源是我国一种很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随着人口增加与土地减少、资源短缺与生态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缓解危机,使人类的食物供应获得更为广阔的来源。

土壤盐碱化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108h㎡,且每年以1.0~1.5×106h㎡速度增长。其中,我国盐碱土面积约为9.9×107h㎡。同时,土壤盐碱化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孙玉芳等人在汉斯《世界生态学》2014年5月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盐碱土资源是我国一种很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随着人口增加与土地减少、资源短缺与生态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缓解危机,使人类的食物供应获得更为广阔的来源。

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很多,主要与气候干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大等因素有关,母质、地形、土壤质地层次等对盐碱化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其中,土壤中的盐分包括不同的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孙玉芳等人研究指出,中国盐碱地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是促进土壤盐碱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在盐碱地修复研究方面,工程与化学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表现在用工量大、投入成本高、维持时间短和带来其它形式的二次污染。在当今提倡生态效益为重的前提下,生物修复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盐碱土壤的动物修复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土中生存的动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体内的某些分泌物排放于盐碱土壤中,与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土壤盐碱度,改良盐碱土。

盐碱土的植物修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植物,依赖植物的生长发育吸收土壤中的盐碱成分,从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达到修复盐碱地的目的。此方法的功效比较强、经济实惠并且自然环保。

微生物修复集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于一身,近年来在盐碱地修复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加强。微生物菌剂能活化并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多种生理活动物质刺激植物生长,抑制病原菌,提高植物抗性。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菌根菌、光合细菌等都是盐碱土改良利用的重要功能菌。

原文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582

备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