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系统性评论都强调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的严重性,根据统计,在大多数国家,其发病率的大约在20%~30%之间。在拉丁美洲,0~19岁人口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20%~25%;粗略来说,这意味着上千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深为所苦。预防措施的必要性早已多次被提及。针对儿童、青少年的预防措施直接牵涉到了卫生部门和父母,更不用说孩子自身。
正如许多慢性健康问题一样,如果不知道儿童和青少年(受影响最深)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很难采取预防措施。在基多市立学校的定群研究中,调查了2010-2011年间,接受6-10年级基础教育的6964名学生,发现18.7%的学生为超重状态,7.9%的学生为肥胖状态,即26.6%的学生是体重过重的。根据这个研究中学生对自身形象的评价,可以发下有7.5%认为自己超重,0.7%认为自己肥胖;5.4%每天不吃早餐,存在性别差异:6.8%为女生,3.7%为男生,91.9%的学生久坐或稍微活动一下。
厄瓜多尔国际大学医学科学学院Natalia Romero-Sandoval等学者以这个研究为基础,提出对(与身体质量指数BMI有关的)身体形象的自我认知进行分析,也对其他因素分析,如静坐主义(?sedentarism),不吃早餐、节食、吸烟和饮酒,目的是分析对体重过重的自我认知,这个认知与BMI、对身体有害的习惯及上述因素相关,将研究论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期刊)2014年7月英文期刊上。
在研究中,选择了上述研究的参与者(9-17岁学生),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自愿问卷,人体测量变量包括多余的体重(WEx-超重或肥胖)、节食(Di)、早餐(B)和吸烟/喝酒(Th-有害习惯),这些变量都用二分变量(是/否)作答,不参加体育锻炼(Se)也分为久坐/非久坐。
这个研究的目标变量是对身体形象的自我认知(Au),使用了九种轮廓图像的视觉度量,涵盖了非常苗条(1分)到非常胖(9分)的范围,5分为正常体重。学生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的轮廓图像。除此之外还有性别(G)和年龄(A)两个变量。八个维度的对数线性分析如公式所示:

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以上多元对数线性分析,以及一个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8.2%的学生认为自己超重了。根据BMI来判断超重的学生中,认为自己超重了的占21.8%;而判断自己并没有超重的学生中,有96.8%认为自己苗条或体重正常。在节食的学生中,15.1%认为自己超重了。(这么低!看来节食并不都是要减肥)在那些认为自己已经超重的学生,采取节食的最常见原因是减肥(56.8%),更健康(22.6%)和维持目前的体重(8.4%)。
两组关系(体重过重与节食、有害的习惯与节食)揭示了宣布节食的学生存在着更多的体重超重情况。这个关系也许并不是因果关系,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疑问:节食是因为多余的体重,还是节食本身造成了体重增加。同样的有害习惯和饮食之间的关系也被解读为宣布节食的学生,有害的习惯会增加。
根据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超重或肥胖的自我认知,常出现在超过12岁(13-17岁)的女生身上不吃早饭,节食,或久坐不动。不吃早饭,往往容易吃得多,吃得快,不做运动,高估自己的身体形象(认为自己胖)。不吃早饭与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关,忽略了健康饮食的意义。
查看原文请点击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8506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https://www.scirp.org/),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