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谋福祉,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事业

2014-07-31 16:20 · 尔湾

我国应构建“分层管理、无缝衔接和医养结合”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既需加强老年病急性前期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和慢病防控,也需加强老年病急性后期的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尽可能构建一种“哑铃型”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汉斯期刊《老龄化研究》2014年3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文章表示,我国应构建“分层管理、无缝衔接和医养结合”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既需加强老年病急性前期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和慢病防控,也需加强老年病急性后期的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尽可能构建一种“哑铃型”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在快速增长。由于老年人群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如何实现“老而不衰”、“老而不病”、“老而少病”、“病而不死”、“病而不残”、“残而不弃”和“终而无痛”的老年医学目标,是国内外老年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有来自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的宋岳涛、陈峥等人共同完成。他们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国内外参观考察等方式,调查了解国内外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构建我国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架。

调研发现,我国现有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是以疾病为中心和以急性期的医疗服务为重点,采用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重点关注的是老年人整体的功能状况,强调是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系统的管理。缺乏必要的老年病急性前期和急性后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呈现出一种“纺锤型”的服务模式,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费用节节攀升的局面,不能合理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还未完全步入正轨,和国际上许多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才能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和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研究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七种模式;

2)尽可能填补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断环;

3)尽早建立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实现由“纺锤型”到“哑铃型”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

5)打造区域性老年健康服务系统。

查看原文请点击: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287

备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https://www.hanspub.org/),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