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丽团队确认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

2013-11-02 16:34 · 石正丽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经过遗传信息和功能研究两方面的分析,发现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和最终源头,且可以确认SARS病毒来源于中国本土。

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和最终源头,且可以确认SARS病毒来源于中国本土。SARS是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的缩写,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13年10月30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研究显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从中国云南野生中华菊头蝠的排泄物中,分离到了一株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

石正丽向记者介绍,研究团队经过遗传信息和功能研究两方面的分析,发现从中国云南的中华菊头蝠中分离出的SARS样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非常相似,亲缘关系很近,可以确定SARS病毒来源于中国本土。

此前,非洲、欧洲等国也曾在蝙蝠体内检测到与SARS病毒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但都与其亲缘关系差距较远,不是SARS病毒的近亲。

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2003年中国SARS大爆发的直接来源。石正丽团队的研究成果则证明,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蝠。

石正丽告诉财新记者,现在有更充足的证据,来推测当年SARS爆发的方式。中华菊头蝠作为自然宿主,携带病毒,本身不得病;而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她说,“从中华菊头蝠传播到养殖场的果子狸,养殖场的果子狸进入市场之后,可能发生了变异,病毒快速传播开来。”

事实上,自2004年起,石正丽团队已开始从事SARS病毒溯源研究,并发现蝙蝠携带有类SARS病毒,研究成果曾于2005年发表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提出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不过,2005年检测到的病毒与SARS病毒的亲缘关系不是特别接近,虽然从生物学进化分析上可以说与SARS病毒同源,还是受到质疑证据不够充分。这次分离到的病毒则与SARS病毒亲缘关系更近,可以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

本次研究中,石正丽团队通过细胞学实验,还发现从中华菊头蝠中分离出的SARS样冠状病毒,能够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石正丽表示,从细胞学实验推测,该病毒存在传播人类的潜在风险,但病毒从野生动物直接传播到人的几率很小,该病毒有没有可能直接从蝙蝠传给人类,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华菊头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型菊头蝠,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华南、香港等地,尼泊尔、印度北部及越南也有分布。研究人员表示,蝙蝠是害虫的天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从疾病预防的角度讲,要对该病毒潜在的风险进行关注,疾病预防部门应关注蝙蝠栖息地附近居住人群呼吸道疾病发病之前的动物接触情况。

关键词: 石正丽 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