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r: 针灸只具备心理安慰作用

2014-01-01 06:00 · 璇儿

日前,刊登在《癌症》(Canner)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虽然针灸(Acupuncture)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有效,它所带来的任何治疗效果或许就是一种心理安慰。

一项最新研究称,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事实上只具备一种心理安慰作用。


日前,刊登在《癌症》(Canner)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虽然针灸(Acupuncture)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有效,它所带来的任何治疗效果或许就是一种心理安慰。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 47 位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妇女,这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会导致更年期一样的副作用(比如热潮红和盗汗),而且会带来关节和肌肉疼痛。

其中 23 位妇女进行了 8 周的针灸治疗,剩下的人则进行了 8 周的所谓“伪针灸”治疗,也就是将针随意的插在皮肤上,并非插在传统的穴位上,而且也没有真正的插入。结果发现,所有的病人的副作用都得到了改善,特别是热潮红的严重性。

进行针灸和进行伪针灸的两组病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那么为什么两组人群都出现了疗效?

论文作者包廷(Ting Bao, 音译) 表示:“你可以推断出,针灸是一种心理安慰效果。”而传统的中医医师将针灸解释为:在身体经络的特定穴位扎针来调整能量的一种方法。

众所周知,伪针灸是难以设计的。这与使用糖豆取代真的药物不同,需要使患者确信自己进行的是真正的针灸而且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影响,这更加复杂。这项新研究的作者警告称,即使是伪针灸或许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身体影响。

虽然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在用于治疗后腰疼痛和经期痉挛等病症时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针对针灸的研究是不确定的。虽然没有针灸表明会对能量流动产生影响,但是并非不会带来心理安慰的效果。

但那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据报道,新癌症研究中的所有病人的症状都得到缓解,因此针灸未必就是毫无价值的,这是心灵的力量来调整身体症状。正如包廷所说,如果你认为针灸能够帮助你,而且你并未放弃传统治疗,尝试一下针灸未尝不可。它的风险最小,而且有可能带来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针灸 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