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例H7N9患者下周出院

2013-09-06 00:30 · 李华芸

广东首例H7N9患者经过医务人员20多天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病情明显好转,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一周左右即可出院。其主持会诊医师钟南山表示,H7N9禽流感今冬明春还是值得警惕,现在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要从源头上控制预防。

备受关注的广东首例H7N9患者一周左右可出院!9月4日上午,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向媒体宣布,广东省首例H7N9病人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后病情大大好转,3日转入普通病房,顺利的话应该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至目前为止,治疗总费用218977元,暂由政府和医院垫付。


广东首例H7N9患者的主持会诊医师钟南山院士

患者:一个月后可完全康复

在情况通报会上,钟南山向媒体介绍,病人于8月9日晚从惠州送来时病情十分危重,肺功能比较差,更重要的是氧合指数非常低,氧合指数正常人是300以上,一般低于150就是很严重了,而这名病人曾出现90,甚至是67。此外,心脏功能不太好,曾经有过一次心力衰竭,血压也不太好,经过相应的处理得到改善。目前病人恢复得很不错,但心脏功能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据呼研所所长陈荣昌介绍,从目前的状况来判断,病人应该在一个星期左右可以出院。身体的各项指标在一个月以后基本可以恢复到生病以前的状态,基本不会有后遗症。

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已经转到普通病房的陈女士,只见她气色很好,一脸笑容。她告诉记者,自己恢复得很好,吃饭睡觉都正常,基本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只是还不能走动太多太快。

疫情:今冬明春值得警惕

陈女士是广东唯一一例H7N9病例吗?钟南山说,发现和发生是两个概念。现在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广东只发现了这一例。因为没有进行普查,也许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度感染,并没有被发现。所以,现在无法做一个准确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

今冬明春广东是否还会有H7N9病例出现?钟南山说,目前只能说有可能,但没有人敢断定一定会发生。现在出现的迹象,第一,目前已经有有限的人传人;第二,在动物实验中,将两只雪雕放在两只相邻的笼子里,发现一只雪雕感染H7N9后,另外一只也感染了,这说明飞沫传染有一定的可能性。“当然,这只是动物实验,人的实验没有得到证实。因此,今冬明春还是值得警惕。”

关于H7N9疫苗,钟南山表示,现在疫苗还没有研制出,但做了很好的准备。钟南山认为,大批生产疫苗必须有个前提:出现人传人。目前为止,H7N9出现几例有限的聚集的人感染人的案例,像上海、江苏照顾患病亲人,贴身护理感染。但仍没有明显和大规模人传人的迹象,就开始生产疫苗,为时过早。但现在可以做疫苗的准备工作,一旦今冬明春出现大规模流传,就要开始研制。

对今后救治此类病人有何经验?钟南山说,感染H7N9越早用达菲越好,3天内用最好。下一步,对这类病情比较重的患者,假如鼻咽喉检测出阴性,不要轻易放弃,有患者可能会在下呼吸道发现阳性,他们是对陈女士进行下呼吸道检测时,才发现阳性的。出现重症患者加倍使用达菲是其中一个办法,另一重要经验就是及时转到综合性医院,包括心脏、肝、肺等医疗技术支撑,才能够抢救生命。

预防:应集中饲养屠宰活禽

钟南山提醒,综合全国的情况,这次H7N9发病病例都是跟活禽市场密切相关。“可以说,活禽市场最容易感染,而家养活禽和在家吃鸡的人群,都没有这个问题。”他说,现在已经有学者强烈建议,活禽应该集中饲养、集中屠宰。“这的确是控制源头的办法,广东、上海迟早要走这一步,这是一个大方向。因为现在最大的矛盾是禽不发病,人发病。”

9月4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率省卫生厅陈元胜厅长一行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拜访钟南山院士,看望疾病救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与钟南山院士进行深入交流后,林少春一行看望了刚从ICU转至普通病房的患者,祝她早日康复。

林少春强调,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仍未完全控制,因此不能有丝毫松懈。他要求,及时总结前阶段的防控经验,继续做好后续的防控工作。

此次疫情发生后,广东省政府将H7N9禽流感病人纳入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并设立了3000万元的专项救助基金。

附:患者病情回顾

8月3日,因发热一周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

8月6日,初筛H7N9为阳性;

8月9日,专家组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会诊;

8月10日,转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行人工通气支持、抗感染(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8月19日,解除隔离,病情趋向稳定;

8月21日,拔除人工气道,改为无创通气辅助;

8月27日,无创通气支持试行床边活动;

8月28日,吸氧,可床边活动;

8月29日,吸空气,床边活动;

9月2日,转出ICU到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