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超大型病毒破了纪录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10年前发现的巨型病毒Mimiviruses——这些是从实体及基因角度看都极其巨大的病毒——促使科学界重新思索病毒世界的上限。如今,Nadège Philippe 及其同事发现了2种甚至比巨型病毒Mimiviruses还要大的病毒;而他们的发现提出了一整套的新问题。(因此,这些新确认的病毒被命名为:Pandoraviruses 潘多拉病毒。)由于Mimiviruses似乎喜欢生活在沉积物中的变形虫——被称作棘阿米巴原虫体内,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在海洋沉积物中进行挖掘,寻找类似的巨形病毒。他们在智利的Tunquen河口发现了一种病毒——他们命名其为Pandoravirus salinus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某淡水池塘底部发现了另外一种病毒——他们称其为Pandoravirus dulcis。这两种病毒比寄生性细菌还要大,它们可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下被观察到;而且与巨型病毒Mimivirus的基因组——其大小约为1.0百万碱基对——相比,它们的基因组分别为190及250万个碱基对。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Pandoraviruses——其长度大约为整整1微米——不能与任何其它病毒家族进行比较,而其起源也无法回溯到任何已知的世系。然而,Philippe及其他的研究人员也承认,Pandoravirus样颗粒是在大约13年前第一次被观察到的;只是它们在那时没有被认作是病毒。[详细]
更仔细地观察H7N9病毒
在中国对H7N9流感病毒所做的一个大型的调查揭示了有关该特别病毒株的新的细节;该病毒株自2月以来已经在中国感染了132人(其中37人感染后死亡)——而且,不幸的是,研究人员说,谁也不敢保证该病毒不会最终在人与人之间传播。Qianyi Zhang及其同事通过在超过1万个从全中国家禽市场、家禽养殖场、野生鸟类栖息地及屠宰场采集的样本中确认的数十种H7N9病毒株来对先前在《科学》杂志中报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跟踪。研究人员接着对从不同禽类中分离出的37个H7N9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源自活禽市场——并将它们与5个已经报告了的人类H7N9病毒株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人类和禽类病毒株均可与人类气道受体相结合,而某些病毒株也保持着与禽类气道受体结合的能力。据研究人员披露,从禽类中分离的所有H7N9病毒株会容易地在鸡、鸭和小鼠中复制且不会引起任何疾病。但他们说,人类病毒株则会让小鼠失去多达30%的体重。最重要的是,Zhang与其他的研究人员展示,一个人类的病毒株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在雪貂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这一发现提出了在人与人之间最终会有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就目前而言,中国对家禽市场的关闭防止了更多的人受到感染;但研究人员提出,H7N9病毒株将会继续在其它动物中变异,而且从自然界消灭该病毒仍然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而且是长期的挑战。[详细]
研究提示早期人类并不喜欢发动战争
尽管冲突常常看起来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但新的证据提示早期人类主要是因为个人问题而进行相互残杀的——而战争,或一群人与另外一群人之间的互斗,是一个较近的演化发展结果。这些新发现挑战了某些先前的移动狩猎采集群落社会的研究(他们常常被视作是早期人类行为的模型),尤其是在暴力的情况下。Douglas Fry 和 Patrik Söderberg 分析了在21个随机性移动狩猎采集群落社会中所记录到的148起致命的侵犯事件并发现,其中大多数的杀戮事件是由个别人实施的。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早期人群中所记录的大部分致命事件可被归类为凶杀,而不是大规模冲突或战争的结果。他们说,在约85%的事件中,杀人者与被害者同属一个群落;在移动狩猎采集群落社会内的所有致命性事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可归因于家族世仇、争夺配偶、意外事件或群落认可的处决(例如作为对偷窃的惩罚)。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人群中很少有战争样行为的证据,从而对早期人类会经常性地劫掠和攻击其他人群的概念提出了质疑。然而,这些移动狩猎采集群落社会是否准确地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行为则仍然有待讨论。Fry 和 Söderberg认同这些群落为迄今最好的模型;他们提出,战争实际上并非是所谓“我们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在较为近来才发展出的一种行为。[详细]
天文学家准确定位了太阳系外的“雪线”
研究人员已经在一个围绕着一颗叫做TW Hydrae的恒星做轨道运行的原行星盘中确认了一氧化碳CO的“雪线”,或者说是与一颗恒星的距离,因为超越这一距离时一氧化碳会凝结成固态。研究人员提出,这种雪线代表了行星形成的有利位置,而这一特别的原行星盘堪比我们太阳系从其起源的星云。Chunhua Qi及其同事用来自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阵列(ALMA)对TW Hydrae周围的这一星盘进行了分析,他们在寻找一种被称作二亚胺氮鎓离子的反应性离子,该离子只是在CO冻结时才会出现。他们确认了该星盘周围的一氧化碳CO雪线的位置并表示它对应于海王星围绕太阳的轨道。据研究人员披露,知道其位置应该能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了解行星——以及太阳系——的形成动力学。[详细]
好奇号对火星空气进行采样
去年8月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已经发送了提供该行星大气详细图像的数据以及一些有关火星上的空气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线索。正如本期刊中的2篇文章所描述的,装载于该探测器上的火星样品分析(SAM)仪器组显示,火星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氩气、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这些发现大多证实了1970年代Viking登陆器使命所采集的大气样本结果,并与在地球上找到的火星陨石的化学指纹相符合。Paul Mahaffy及其同事说,在火星大气中找到的有关氩和碳的变异体的详细情况提示,该行星在其历史的早期可能失去了其大气中的相当大的部分。Chris Webster及其同事说,在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氢、碳和氧的比例表明,火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储藏是在大约40亿年前的大气丧失时期后确立的。[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