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印度:科学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贫困
Science for All
科学研究能否做得更多,以帮助世界上的穷人?印度是一个巨大试验台,在这里,许多创新的办法被应用到减少贫困的工作中。印度的小麦作物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民使用手机将害虫踪迹和生长状况发送给 Indu Sharma(封面人物)领导的卡尔纳尔小麦研究所。[论文链接]
巴西雨林回应人类活动
Functional Extinction of Birds Drives Rapid Evolutionary Changes in Seed Size
研究人员说,巴西热带森林的大型、吃水果的鸟类的消失导致该地区森林棕榈在过去的100年中产出了较小及繁殖不甚成功的种子。这些发现提供了证据说明人类活动可触发自然群体中的快速演变。巴西圣保罗Estadual Paulista大学的Mauro Galetti以及一个国际性团队的同事利用呈片状分布的雨林来进行他们的自然实验,这些雨林在19世纪时因为咖啡和甘蔗发展而变得支离破碎。他们收集了超过9000个来自22个不同的可食埃塔棕群的种子并用一个统计学、遗传学及进化模型的组合确定了该地区大型、可播散种子的鸟的消失是所观察到的该棕榈种子尺寸缩小的主要原因。[论文链接]
月球牛眼的起源
The Origin of Lunar Mascon Basins
第一艘环绕月球做轨道飞行的飞船在飞经古老的牛眼形状的盆地时受到一个较强的引力拉动;该牛眼形盆地早已被厚厚的熔岩流所填充,而该熔岩流被称作月海玄武岩。这些质量集中的区域被称为“月球质量瘤”,而一项由H. Melosh及其同事所做的新的研究如今对其形成以及其独特的引力特征做了解释。研究人员用的是来自GRAIL——即创建月球质量瘤形成模型的飞船——的数据,它提示,这些高引力牛眼形状是在月幔缓慢充填已经冷却并塌陷的撞击坑之后形成的。据研究人员披露,月幔的缓慢流动一定受到2个低密度区域——1个组成了月壳而另1个组成了月幔——的驱动,而这一熔池的表面肯定经过了快速的冻结。他们说,密度差异将继续驱使月幔流动,从而抬高了整个盆地并最终形成了天文学家如今看到的月球质量瘤。Melosh及其他的研究人员提出,这些月球质量瘤的重力特征受到了诸如撞击物的直径和速度、撞击时的月球热梯度以及月壳厚度及其下的月幔流的范围等因子的控制。在一篇《观点栏目》文章中,Laurent Montesi就这一模型为何也可作为行星热历史的探测器作出了解释。[论文链接]
鹅卵石帮助解释火星有水的过去
Martian Fluvial Conglomerates at Gale Crater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的沉积物中发现了砾岩——它们是鹅卵石与沙子混合并转变成的岩石——从而提供了迄今为止有关火星上远古河流的最确切的证据。尽管目前在寒冷、干燥的火星星球上的情况不支持液态水的长期存在,但包括三角洲和巨型渠道等各种地貌的存在提示这火星上曾经有液体存在。然而,至今为止还不能进行详尽的观察以证实这些地貌是由液态水切割出来的;人造卫星对火星的观察则缺乏足够高的分辨率在精细尺度来评估沉积物。如今,Rebecca Williams及其同事首次对火星河床沉积物中的鹅卵石进行了观察。他们首开先河的观察是通过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的桅杆相机做出的;该相机可对火星地形拍摄彩色图像及视频,而ChemCam Remote Micro-Imager(ChemCam 远程微成像仪)可发射激光来分析火星岩石及土壤成分。值得注意的是,Williams等人所发现的鹅卵石——是被水磨蚀光滑的——显示出与地球河床沉积物中的鹅卵石极为相似,这表明火星河流可能与地球河流非常相像。对火星表面砾岩的大小、形状及排列的了解可让研究人员从对火星河流特征的猜测发展到更直接的估计,如那里的水流有多快、水有多深以及其流过的距离等。Williams及其同事估计,火星在盖尔陨石坑附近的河流深度在0.03至0.09米之间,其流速在每秒0.2至0.75米之间。由Williams及其同事所做的研究工作支持了此前的研究所作出的假设:很久以前火星上的环境比现在要暖和和潮湿。一则由Douglas J. Jerolmack撰写的《观点栏目》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见解。[论文链接]
火星之旅阐明了未来宇航员的辐射风险
Radiation Will Make Astronauts' Trip to Mars Even Riskier
载人火星飞行任务曾经是科幻小说的内容,但它已变得日益可行;5月3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则新的报告就有关的辐射危害提出了深入的见解。长期以来人们就知道接触辐射是深度太空飞行任务参与者会遭遇的一个问题。由于这些飞行任务会耗时数年,因此这样的任务会使飞船上的所有物品和所有人都暴露在大量的被称作银河宇宙射线(GCRS)的高能粒子当中,他们也会暴露于较低能量的太阳高能粒子(SEPs)。对以火星或其它深度太空位置作为目的地的太空船所吸收的辐射进行特征描绘对改善这些飞船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今,一则由西南研究所的Cary Zeitlin及其同事所撰写的报告详细描述了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上的辐射环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是2011年和2012年携带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至火星的飞船。先前对深度太空辐射环境所作的测量是通过使用没有屏蔽的器械进行的,而这样做对于了解人所面临的潜在危害而言却不甚理想,因为人只会在有屏蔽的飞船中进行深度太空旅行。[论文链接]
资讯源自:Science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