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澄清H7N9病毒“人传人”传闻

2013-04-28 11:26 · lobu

最近,有关“H7N9病毒基因3个移位,再移1个就人传人”的消息广为流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澄清了这个传闻,表示这种说法不严谨,他们并没有提到“人传人”。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引起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带领的科研团队比对不同样本基因,首次分析出此次H7N9疫情的源头的确是活禽市场。就此论文,有媒体发表了“病毒基因3个移位,再移1个就人传人”的报道,被广为转载。李兰娟院士对此做出了一些解释。


李兰娟院士

“我们并未提到‘人传人’,这里的表述必须要严谨。”李兰娟说,新论文的两个意义,一是证明了人感染病毒的源;二是显示了H7N9的变异使它可以从禽传染到哺乳动物,提高了传播率。后一个发现也提醒人们,如果病毒进一步变异的话,将更容易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

至于H7N9产生进一步危险变异的可能性有多大。李兰娟表示谁也无法断言。“流感病毒一天到晚都在变化,会不会引起大流行是偶然的,要看变异结果。一般来说,是10年产生一次大的突变,但具体的几率谁也算不出来。”李兰娟说,她和团队还在密切监视和研究病毒,但无法给出更多的预言。

在《柳叶刀》论文中,李兰娟小组比对了不同样本,来自活禽市场的和来自患者的两种病毒基因几乎完全相同。对于变异极快的流感病毒,这种近似表明,两者在时间上离得很近;也就是说,患者感染的病毒来自活禽市场。

回顾:中国科学家证明H7N9正变得更容易感染到人

一项关于H7N9禽流感的重大研究25日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官方网站在线发表。这篇由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上警示,H7N9病毒正在向适合感染哺乳动物方向发展,这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到人。

同时,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对外公布了一例感染患者和一例受感染禽类的全序列基因。并在全球首次报告,发现H7N9的重症感染者会出现类似SARS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风暴。

记者从26日在杭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来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和论文撰写。通过对发生在浙江的4例患者以及与他们可能有关的活禽市场中鸡、鸭、鹌鹑和鸽子的H7N9采样和分析,专家们发现,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中的鸡中分离到的病毒株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这是我们首次通过实验证明、而非猜测,获得H7N9病毒从禽类向人类传播的证据。”该团队的领导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兰娟院士说。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在对病毒基因组研究后发现,病毒的H7基因中发生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这使得病毒更容易从禽类感染到人。“如果PB2基因的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会导致有效的人传人。”论文这样表述。目前研究团队已发现了701位点的变异。

此外,专家还对H7N9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科学上的分析和解释。研究首次发现,H7N9病毒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在患者的痰和下呼吸道灌洗液中表现出长时间的高阳性率,但在鼻咽拭子的病毒检测中,阳性的检出率和持续时间都较短。“这一成果对我们准确确诊和判断疫情,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作者之一梁伟峰说。

拥有190年历史的《柳叶刀》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医学期刊之一。除了在其网站的头条位置发表该论文全文外,该刊物还专门聘请了国际顶级病毒学权威、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马里恩•科普曼斯教授撰文,对该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H7N9 禽流感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