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H7N9单克隆抗体有望两月内面世

2013-04-17 17:43 · huoshi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宣布,有望在两个月内完成高特异性、低副作用H7N9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从而打破从康复患者血浆中提取的限制。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他们有望在两个月内完成高特异性、低副作用H7N9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贺建奎告诉记者,抗体治疗是应对H7N9禽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以前由于局限于制备技术,抗体只能从康复患者的血浆中提取;如今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人们可以快速大规模地生产抗体”。

“即将康复的H7N9禽流感患者的外周血血清中,有大量B淋巴细胞分泌的H7N9抗体。”贺建奎介绍说,“我们可以从他们外周血中提取B细胞,将B 细胞所有的RNA分离混合,利用RT-PCR扩增技术对抗体RNA进行扩增;之后,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抗体RNA进行测序,最终从得到的数十万个抗体 的基因序列中,找出丰度最大的抗体克隆,也就是H7N9特异性抗体的序列。”

贺建奎指出,这种方法无需经过前期复杂的筛选过程,可以在一个月内获得抗体序列。而拿到流感的抗体基因序列之后,再进行体外合成,就能制备出针对H7N9的单克隆抗体,这项工作最快可在2个月内完成。

2013年年初,贺建奎所在项目组一项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转化医学》上发表:首先给志愿者接种流感疫苗,7天后,他们从志愿者外周血提取的B细胞中,通过高通量测序筛查出了高亲和力抗体的基因序列。

中疾控:是否大规模生产使用H7N9疫苗仍需观察

记者:4月14日报告的新增11例确诊,让公众担心疫情的发展。新病例的出现是不是说明疫情在加重?

中国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技术组专家罗会明:除了病例增多,近期还值得关注的是:4月13日上海确认发生一起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4月13、14日新增北京市、河南省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已不再局限在华东地区。

这些情况提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但我们认为病毒和疾病特点还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目前为止,专家认为病毒来源于禽或其污染的环境。已有证据提示禽和活禽市场暴露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来源。

近期,华东地区以外省份发现人感染病例,这也是各地加强了监测所发现的,说明我们的监测系统是敏感的,目前来看疫情还是在专家当初研判评估预期之内。

记者:您认为,人感染病例在今后会不会继续增多?

罗会明: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低或无致病性,其对人类的危害隐蔽性更大。病毒已在发现病例的华东地区存在一定时间,也已在北京、河南等地存在,估计病毒存在的范围较广,是否在中国其他地区存在尚需进一步的动物监测结果。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监测工作的加强和检测能力的提高,人感染病例可能会不断出现,很可能在新的地区出现;监测到家禽携带H7N9的地区也可能增加。

记者:国家防控措施会不会增加或调整?

罗会明:鉴于病毒及疾病特点、疫情态势尚未发生显著变化,国家层面的应急响应机制的重点仍是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尚不需要调整应急响应机制。我国目前防控策略措施仍然是:加强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间传播,从源头控制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减少发病和死亡。

记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从华东4省市扩展至北京、河南,病毒是否已经“北上”?北方各省面临怎样的形势?

罗会明:此次感染人导致发病的H7N9病毒,在哪里起源、怎么传播、走向如何都需要多部门的专家深入研究、分析。我们最早在华东地区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然后在发现病人的地区的禽类、活禽市场环境中监测检出了同源性很高的H7N9病毒。这并不能说华东地区一定是病毒的起源地,不排除华东地区的监测敏感,首先发现疫情。现在北京、河南也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合流行病学说明这些地区的禽类或环境也存在H7N9病毒,目前的资料还不足以说明是病毒“北上”所致。

但H7N9病毒从已发现禽类存在病毒的地区远距离传播到其他地区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除了禽类贩运等,飞鸟、野禽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也值得进一步关注。所以,下阶段,任何省份都存在发现新感染病例的可能。但有专家认为因候鸟北迁,病毒有可能被“带到”北方,再通过感染本地禽类,导致传播给人的风险稍微高一些。

随气温上升病毒活动或将减弱,专家再次提醒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记者:此前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随着气温升高,H7N9禽流感的疫情会有所变化吗?下一步疫情如何进展?

罗会明:流感主要是冬春季节高峰,南方地区在春末夏初还有一个发病高峰。

本次是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其在禽类的分布范围、季节性尚不清楚。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季节分布依赖于禽类携带病毒的季节分布变化情况。参考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特点,预测随着气温的上升,估计H7N9病毒活动将会有所减弱。此外,华东及有疫情的地区已采取扑杀感染禽类、关闭活禽市场等针对传染源的措施,其防控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评估。

但如果发现有更多的地区存在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更多的地方会出现病例,从全国范围来说,下一步疫情更有可能呈现点多、面广的情况,病例数会增多。

人感染H7N9禽流感长远的走向,需进一步加强人与动物间H7N9病毒的监测和研究,持续地评估H7N9禽流感病毒的从禽到人、人际传播和引起流感大流行的风险。这对于评估和调整防控策略也至为关键。

记者:现在H7N9流感疫苗研发的进展如何?

罗会明:目前还没有针对H7N9人用的疫苗。国内外科学家已着手研发疫苗的前期工作。但专家评估后认为,尚需进一步观察、论证是否要启动疫苗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关键词: H7N9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