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有望用于复活已灭绝的物种

2013-03-14 07:59 · johnson

现在,一些科学家提议借助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重新“复活”灭绝了的物种。首先要得到该物种DNA片段序列,拼接成完整基因组后,还需面临如何得到这一物种的问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人类对许多其它物种的灭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一些科学家提议借助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重新“复活”灭绝了的物种。

这种曾经生存在澳大利亚的“袋狼”已于1936年灭绝。科学家提议使用现代生物技术重新复活这个物种。

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被克隆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现实中,像恐龙这种已经灭绝6500多万年的生物是没法克隆的,只有那些刚灭绝不久的生物才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重生,因为DNA是有保质期的。

“猛犸象”这个物种是很有希望通过克隆“复活”的,还有一些不那么出名的物种,例如“袋狼”(thylacine),一种身披花纹、像狗一样大小的动物,曾经生存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几内亚地区,后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杀而于1936年完全灭绝。

正如古生物学家Michael Archer所指出的那样,如今陈列在博物馆中的袋狼样本可以用来提取可用遗传物质DNA。得到这些DNA片段的序列仅仅是第一步,还要想办法把这些序列拼接起来得到完整的基因组,这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如果袋狼的整个基因组序列被测定了,下一步的挑战就是如何得到这个物种的问题。Archer提议,首先把实验室得到的、携带有袋狼全序列基因组的核酸,植入到袋狼的近亲物种袋獾(Tasmanian devil)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植入袋獾的子宫中进行发育,在顺利的情况下,就能诞生一只小袋狼。

对于复活袋狼一事,ABC网友Narration称:“126年前,一只年幼袋狼保存在酒精中而不是福尔马林中,这意味着DNA是保存完好的,这才允许今天科学界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复活袋狼。”另一位网友MikeArcher教授称:“我不是遗传学家,而是古生物学家。我感兴趣的是遗传学家之间的讨论,一些遗传学家对此持负面态度,而其他的遗传学家认为,复活灭绝动物会成为现实,而不是停留在概念上。”

澳大利亚灭绝物种袋狼:复活与否 [1]

澳大利亚灭绝物种袋狼:复活与否 [2]

全基因组序列解读后有望复活猛犸象

美国科学家通过一团猛犸象的毛发,成功破译出这个史前庞然大物80%的基因组。等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科学家可以通过克隆技术,让1万年前灭绝的猛犸象复活。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团队通过使用新一代仪器和具有突破性的DNA读取技术,已经解读了史前物种猛犸象的大部分遗传学密码。目前,这项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项目已经完成了80%。科学家说,这项成果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知晓为何有些史前物种灭绝了,而有些却存活至今。这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思考,如何保护现有物种才不至于灭绝。另外,这项基因测序成果一旦成功,科学家们就有可能利用克隆技术使猛犸象复活。“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没有活物个体存在的情况下,研究已经灭绝的史前物种。”这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史蒂文森•舒斯特说。

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表明,该项目的科学家已经详细描绘了超过30亿组的猛犸象基因组。但是,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科学家们去解读,这样才能弄清灭绝物种的演变时间表,“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猛犸象的基因组,寻找到其灭绝的线索。”生物学家韦伯•米勒教授说。

尽管已灭绝上万年,科学家们通过猛犸象的毛发仍然可以研究猛犸象的遗传密码。“我们要让自然环境对遗传信息的破坏降至最低,这样,不管冰冻了多少年,毛发上携带的遗传信息都足以研究一头大象。”科学家仅仅通过几根毛发就能“摸”出整头大象来,看来,“盲人摸象”并非绝不可能。

但是,弄清基因组的先后顺序却十分困难,“这就好比是被你打碎的镜子散布在地面上,你必须像拼七巧板那样去把那些DNA碎片重新拼接。”舒斯特说:“理论上,通过破译这些基因密码并得出数据,我们已经能够在某一天复活一只猛犸象了。只要我们把这珍贵的DNA顺序植入现代大象里面,就可以实现。”但他随即又补充,“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真的需要复活一只已灭绝1万年的动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