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诱导多能干细胞被发现后的7年中,它改变了基础研究,还获得了一个诺贝尔奖。现在,日本的科学家计划首次验证这种细胞在医学上的潜力。由成体细胞重编程而来、可分化为人体各种细胞类型的类胚胎期细胞将被移植到患有退化性眼疾的患者中进行试验。
Masayo Takahashi是日本神户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RIKEN Center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眼科医生,她计划在下个月向日本厚生劳动省(Japanese health ministry)提交她的研究申请,并最早在9月份开始招募研究志愿者。全世界的干细胞研究者都对此寄予厚望,如果试验进展顺利,它将打消对这种细胞用于医疗用途安全性的顾虑。日本政府也希望它对iPS细胞临床研究的慷慨资助是正确的。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干细胞研究专家Martin Pera表示:“整个领域都指望这个研究团队以及日本的监管机构能够确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前证据是非常扎实的。”
Takahashi在研究iPS细胞重建因疾病受损组织的潜力方面已有10多年的经验,她希望对6名左右患有严重年龄相关黄斑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年龄相关黄斑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一种常见的原因,在50岁以上人群中至少有1%受其影响。Takahashi的这项研究中的黄斑病变发生时,血管侵入至视网膜导致支持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被破坏。这类黄斑病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阻止心血管的形成,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患者眼睛进行重复的药物注射。
在研究中,Takahashi将会从参与试验的患者上皮取一小块皮肤样本并将之重编程为iPS细胞。然后,iPS细胞会被其他因子转变为视网膜细胞。接着,一小片细胞将被置于受损视网膜之下,如果顺利的话,植入的细胞将在此处生长并修复色素上皮细胞。
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移植能够减缓或停止疾病的发展,不过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证实这类细胞的安全性。对这类细胞的担忧之一重编程的细胞会触发免疫反应,这在小鼠实验中已经被证实。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又表明iPS细胞完全不会激发免疫反应。哈佛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专家George Daley表示:“免疫兼容性似乎已经达到了期望,因此我对那个问题不是太担忧。”
另一个更大的担忧就是重编程的细胞可能会不受控制地增殖,并形成肿瘤,而非健康的组织。不过Takahashi在一次会议上通过临床前数据对这两个问题做了解答。她表示已经提交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她的iPS细胞在小鼠中没有形成肿瘤,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也被证实是安全的。
Martin Pera也补充说,治疗黄斑病变只需要少量的干细胞,这减少了形成肿瘤的机会,同时即便形成肿瘤也相对容易被清除掉,因为眼睛相对其他器官来说更易于操作。
George Daley则担心这种治疗即便是无害,但也可能并没有疗效。例如,这些细胞可能无法正确地嫁接,或者无法整合至患者本身的组织当中。“我觉得我还还将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来更多地了解细胞是如何整合的。” Martin Pera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担忧:细胞的功能可能会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无法再发挥视网膜上皮细胞的功能。
美国加州先进细胞技术公司首席科学馆Robert Lanza认为,与Takahashi类似的iPS细胞研究可能还不成熟。“我无法想象会有监管机构在没有多年广泛的临床前研究就批准这类试验。”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目前正准备针对其他一些疾病开展iPS细胞临床研究,但对之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值。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将由iPS细胞以及胚胎干细胞生成的血小板注射到患者中,试验是否能够像正常血小板一样发挥作用,这一方法有可能为治疗血栓疾病带来一条新的路子。由于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形成肿瘤的风险。Robert Lanza表示将会这各月会见FDA的相关人士,希望能够获得批准在今年开展临床试验。
Robert Lanza说,在人体试验中使用含核的iPS细胞是“一个大得多的挑战”。不过Takahashi的团队表示已经准备好了。Pera说:“他们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能够很好地承担这些研究。”
Takahashi目前正在开展一项“临床研究”,在日本的监管体系中,这比“临床试验”所受到的监管力度要松,本身也不能被批准用于治疗。如果临床研究的数据良好则可以吸引到投资,或者帮助获得临床试验的批准。
这项临床研究是由日本的发育生物学中心以及生物医药研究与创新研究所的评审委员会批准的。如果Takahashi能够在9月份获得临床试验批准,则需要花费8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用于移植的细胞。
iPS细胞技术起源于日本,在未来,由于日本政府的支持,iPS细胞治疗在日本可能会更加容易进入临床应用。日本也计划在6月份修订相关的医药法律,为在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中有效的治疗提供快速通道。
原文:https://www.nature.com/news/stem-cells-cruise-to-clinic-1.1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