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辛:为儿童免疫功能“补缺”

2013-02-16 06:51 · Hebe

陈同辛从事儿科临床疾病诊疗30年,研究方向为儿科临床免疫学。他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分型和基因诊断,并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脊灰病毒携带的调查。2006年,他利用造血干细胞治愈了中国首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患儿,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大楼的地下室,设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学转化研究所免疫研究室。这个刚筹建不久的研究室里存储着一批无价之宝——500多例免疫缺陷病患儿血样,那是陈同辛自2003年从事免疫缺陷病研究以来收集保留的,里面或许就藏着未来解开免疫缺陷病疑团的钥匙。

作为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主任,陈同辛从事儿科临床疾病诊疗30年,研究方向为儿科临床免疫学,尤其擅长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过敏性疾病和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他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分型和基因诊断,并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脊灰病毒携带的调查,促成上海市少儿住院基金设立了国内唯一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专项基金。2006年,他利用造血干细胞治愈了中国首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患儿,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今年1月5日, 陈同辛领衔的课题组在《临床免疫学期刊》在线发表论文,首次描绘了中国44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图谱,并发现了11种国际上从未报道过的IL-2RG基因新型突变。

“人类的免疫系统在个人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细菌、毒物等致病因素的侵害。而对于一些遗传免疫性疾病患者,他们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近年来针对此类疾病,科学家们加大了研究力度,但是还是有许多未解之谜。我把每一个病人的血样存储起来,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笔财富,以后运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寻找免疫缺陷疾病的终结之道。”陈同辛说。

免疫力差是不是病

许多家长都有疑问,孩子从6个月起到3岁期间,总是反复感冒,打针吃药,眼看着孩子逐渐消瘦,家长既焦虑又无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孩子免疫功能低下?

“儿童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就是人体的‘保护神’。”陈同辛说,在一般人眼里,常常分不清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等名词的特定含义,以致混为一谈,有的还因此延误治疗。

免疫力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来的病原菌及体内自发恶变的细胞,保持机体健康的能力。所谓免疫功能低下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医学上将它细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生理性免疫低下,不属于病态,随着婴幼儿的发育成熟而完善;另两种情况分别为先天性免疫低下和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均属病态,需要特殊治疗。先天性免疫低下,也称免疫缺陷,是指免疫系统的某个或多个组分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发生免疫低下。这类患儿的比例较少,一般得病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是出生后由外界因素诱发的免疫低下,是引起小儿免疫力低下的主要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至1/5000,中国每年出生约2500万新生儿,其中最少应有2500个左右可能患上此病,目前中国累计存活的免疫缺陷病儿童应有3万-8万名,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大部分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没有被发现。陈同辛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每年要诊断100多例免疫缺陷病患儿。

“你看这些可怜的孩子都是免疫缺陷病,这个头发都掉光,这个身上到处都是疮,这个卡介苗接种就播散……”陈同辛一边翻看着电脑里的患儿照片,一边解释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一般多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病,分为八大类150余种疾病,常见的有20多种,比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免疫缺陷病。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儿非常可怜,新生儿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带来的抗体代谢后,自身又没有抗体,因此就表现为反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

儿童健康的“杀手”

如果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儿童健康的“杀手”,那么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则是“致命魔鬼”。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以T淋巴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治,患儿多在1岁内死亡。目前,国外医疗界已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列为“急诊病例”,一旦诊断明确,需立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陈同辛领衔的课题组历经8年临床积累,终于在2013年1月5日,在国际临床免疫学领域权威杂志《临床免疫学期刊》在线发表论文“44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图谱:来自中国上海报告(2004-2011)”,发现了11种国际上未曾报道的基因新型突变。该论文也是国际上首个关于中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儿童单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报告。

干细胞移植施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医学界对于免疫缺陷病缺乏认识,很多患儿反复感染,直到死亡也没有确诊病因。2003年,陈同辛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儿科做访问教授3个月,自此开始对儿童免疫缺陷病的研究,并开创了多个“第一”。2006年,陈同辛在国内率先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免疫缺陷患儿,开了先河。

应用这项技术的第一人名叫吴敏捷,从出生4个月起就经常发热、腹泻,每月1至2次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每年患3至4次肺炎。6岁时,他被诊断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为了暂缓病情,只能给予长期定时静脉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但免疫球蛋白费用高,还必须长期定时使用。“只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治愈疾病,目前在国外用骨髓移植治疗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小吴的年龄和身体状态都处于最佳手术治疗期,适合做移植。”陈同辛说。

然而,毕竟是国内第一例,陈同辛顶着质疑和压力,在患者家长的坚持下开始了大胆的尝试。经过医院积极寻找,小吴与重庆一位女大学生配型成功,儿童医学中心为小吴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10天后,外周血出现各系血细胞,2周后100%血细胞为供体细胞。“术后患者一切指标正常,百分之百移植成功,自身免疫系统已经全部重建,从此告别了每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日子,也无需吃抗排异药。小吴的身体一天天变壮实了,现在小吴已经28岁,成为一名会计,还谈了一个女友,春节还来看望我。”

陈同辛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挽救许多类型的病人,比如先天性代谢疾病、严重的白细胞减少或功能缺陷、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等,都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解决。一旦确诊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后,越早接受移植手术越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基层医务人员对于免疫缺陷病的认识不足,很多患儿来得太晚,已经失去了最佳移植的机会。”

目前,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已相继建立了规范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登记和诊疗制度,但是我国尚缺乏规范的诊疗制度及详细的临床数据。为了填补这一空白,陈同辛和他的团队,通过6年临床积累,收集到201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例。2011年8月,陈同辛在《临床免疫学期刊》发表论文指出,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肺炎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次为腹泻、鼻窦炎和中耳炎等,临床上对这样的患儿要提高警惕。

儿童恶性肿瘤研究

除了在免疫缺陷病研究方面成绩斐然,陈同辛在儿童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相对发病率和相对死亡率逐渐增高,儿童恶性肿瘤中三分之一为白血病、三分之二为实体瘤。为了提高其治愈率和生存率,陈同辛从1996年起,选择了常见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分别就恶性肿瘤的耐药性逆转、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控制、肿瘤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以及肿瘤免疫学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于2004年完成了“儿童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课题,分别获上海市科技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研究水平达到了同行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

研究结果证实,钙拮抗剂除了可与抗肿瘤药物竞争性地与p-糖蛋白结合,以减少抗肿瘤药物外排之外,还可以降低p-糖蛋白的表达,由此引起的钙离子和钙调素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还证明了亲脂类药物和细胞因子均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作用。他们用三氧化二砷成功地诱导了人类B细胞性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凋亡,探索出了三氧化二砷伍用细胞因子后可减少用量,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课题组还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有效检测出急性B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微小残留病变。另外,该研究还证明了抗黏附分子CD44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部分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发现急性B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在着免疫缺陷,其分子发病基础可能与TCR/CD3复合物的缺陷有关。

在过敏性疾病诊治方面,陈同辛于2007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专科;率先开展了例如食物激发试验等过敏实验室检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国内的食物过敏、嗜酸细胞增多、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诊治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他最关注的还是免疫缺陷病的治疗。每天与免疫缺陷病患儿打交道,陈同辛心情复杂,由于延误治疗,或是经济原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每年接待100多例免疫缺陷病人中,只有四五例能做骨髓移植。“现在药价很贵,一瓶人免疫球蛋白要600多元,患儿替代治疗每个月每5公斤体重就要输一瓶,稍大一点的孩子一个月要两三千元钱,并且要终生替代;如果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最少的花费也要20万-30万元以上,得了免疫缺陷病真的治不起呀。”

2007年8月上海市正式批复了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免疫球蛋白纳入少儿住院基金专科门诊支付范围,这是经陈同辛3年努力,申请呼吁,为免疫缺陷病患儿争取到的“福利”,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城市有此政策。

谈起免疫缺陷病治疗的未来,陈同辛把目光瞄准到了基因治疗,“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未来最可能的治疗方法就是基因治疗,目前国外已经有基因治疗的成功病例,例如对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人,通过改造其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进行基因治疗,国外已有十几例基因治疗全部成功的病例,但有几例并发了白血病,这是载体的问题,现在已经发现新型的慢病毒载体,不会引起白血病,因此我对基因治疗免疫缺乏症的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