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蛋白防止细胞周期停滞持久存在
DNA损伤或复制压力诱导检查点激酶的激发,该激酶使细胞周期暂停,以便DNA修复能够进行。然而,检查点激发必须予以调控,以防止细胞周期停滞在损伤被修复后持久存在。Marcus Smolka及其同事已经确定,由DNA修复支架蛋白Slx4 和 Rtt107形成的一种复合物与Dpb11和磷酸化的组蛋白H2A(它们是激发Rad53激酶的“检查点适配器”Rad9的正调控因子)发生相互作用。这样,Slx4–Rtt107复合物便通过直接监测DNA损伤(由Dpb11结合及H2A磷酸化来衡量)来调控检查点激酶的活性。[论文链接]
胚胎通过振荡基因来缩放比例
一种发育中的生物怎样在生长过程中维持其身体比例?这个过程被称为比例缩放(scaling),但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这篇论文介绍了研究生物学中这一基本问题的一个新模型:在培养皿中的一个活体外的中胚层细胞培养,中胚层模式形成及体节形成连同比例缩放都在该培养皿中发生。利用这种方法,本文作者发现,胚胎利用周期性(振荡性)基因活性来维持其比例。这种周期性基因活性对胚胎总体大小做出反应,反过来又控制胚胎结构的形成。[论文链接]
人肠道微生物的基因变异
欧洲MetaHIT项目和美国NIH Human Microbiome项目成员之间的一项合作,导致了一个用于“元基因组”变化分析的框架的建立,它被用来分析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207个个体的252个粪便“元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短插入/删除(indels)和结构变异体。变化模式表明,个体也许有独特的“元基因组”基因型,它们也许能提供与个性化的饮食或药物选择相关的数据。[论文链接]
金黄葡萄球菌躲避免疫系统的机制
金黄葡萄球菌表达优先杀死嗜中性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白细胞毒素。现在Victor Torres及其同事发现,白细胞毒素以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细胞为目标,从而为这一免疫躲避机制的特异性提供了机制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可能的治疗目标。[论文链接]
“早老素”的结构被确定
“早老素”(γ-分泌酶的催化成分)和信号肽肽酶是“膜内天冬氨酰蛋白酶”,调控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生物功能。γ-分泌酶最著名的基质是淀粉质前体蛋白,后者当被γ-分泌酶和β-分泌酶解理时会产生能形成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脑中淀粉质斑块的短肽。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报告了一种“早老素”/信号肽肽酶同系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它显示,两个催化性天冬氨酸残体位于脂质膜表面内大约8 Å处。这一结构将为了解“早老素”、γ-分泌酶和信号肽肽酶的作用机制提供一个框架。[论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