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已成显著负担 补铁形式多样但推进艰难

2012-11-02 09:52 · Hebe

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研究成果31日在北京发布。研究人员回顾了2006-2011年间发表的163篇中文学术论文,及24家三级医院提供的91个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肾脏内科和妇产科的病人,特别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本文详细阐述了

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研究成果31日在北京发布。该研究2011年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起,研究人员回顾了2006-2011年间发表的163篇中文学术论文,分析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共24家三级医院提供的91个临床病例,同时对上述五个城市的44位资深临床医师(肾脏科、血液科、妇产科)进行了调研。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研究表明,肾脏内科和妇产科的病人,特别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肾脏内科和妇产科平均每周接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人数远高于血液科。

这项研究调查发现,妇产科医师对缺铁性贫血诊疗指南的了解和应用显著低于肾脏内科和血液科医师。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值在不同科室间存在较大差异。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加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对减轻中国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妇女儿童以及慢性肾病患者是推进缺铁性贫血防控的关键领域。

“我们要加快制定并推广缺铁性贫血的全国性诊疗指南,促进对临床医师的培训,同时开展对静脉注射铁剂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其卫生经济学价值,推动临床规范化治疗。”胡善联说。

疾控中心推荐的铁强化酱油能补铁吗

膳食中的铁主要分为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两种,前者吸收率较高,后者主要以铁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人体内,络合铁必须与其结合的有机物分离,并进一步转化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其吸收、利用率一般都较低。多吃动物性食品可以达到补铁的目的,但是担心多吃肉类食品容易肥胖的女士们则成了缺铁的主要人群。

铁强化酱油中使用的铁强化剂是一种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酱油中强化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根据中国人的膳食习惯和营养状况提出的一项公众营养改善措施。

虽然补铁是解决中国铁缺乏和缺铁贫血症的重要手段,但是“强化铁酱油”并未有严格的部门监管,补铁项目此前也并未向公众通报。并且在超市销售中,加铁酱油虽然仅比普通酱油贵一元钱左右,但销量并不好,很多人也不知道这类酱油的功能作用和安全性。

复旦教授胡善联:静脉注射铁剂经济负担并不高

目前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有口服铁剂和静脉注射铁剂(IV)两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介绍,调研结果显示,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副作用更小,尽管静脉注射铁剂的价格高于口服铁剂,但并非影响诊疗的主要因素。

吴华给出的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口服铁剂的费用约为130元-260元/月,而静脉注册铁剂的费用相对较高,约为180元-360元/月。

吴华补充说,选择口服铁剂还是静脉注射铁剂,需要患者和医生从贫血严重程度、副作用、并发症、费用等方面综合考量。

补铁过度会产生过多自由基,引发心脏病?

人体内过量的铁会储存在肝脏等处,会通过两种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方式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它会促进人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free radicals)。自由基是人体内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它可以破坏(即氧化)人体细胞的DAN导致人体细胞“失控”,癌细胞也会相应地“失控”。自由基能够通过氧化的方式破坏血液里的胆固醇,在向心脏输送营养和氧气的动脉血管中梗塞引发心脏病。

此次调查得到了瑞士维福医药有限公司、比利时优时比制药公司的技术支持。这两家公司表示,将与中国医疗保险决策者保持长期沟通,提供最佳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