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2012-10-25 09:27 · pobee

10月25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先天免疫系统中的NLRC4磷酸化;多药物转运蛋白“P-糖蛋白”的结构;止痛的一个另类通道;蛋白演化中的“上位效应”;与BATF–IRF4相关的免疫反应;因“湾流”变化造成的包合物失稳。

先天免疫系统中的NLRC4磷酸化

NOD-样受体NLRC4起炎性体受体的作用,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Vishva Dixit及其同事发现,NLRC4磷酸化是NLRC4炎性体复合物响应于细菌刺激而发生的激发所必需的。NLRC4-磷酸化活动的生物化学纯化及激酶抑制因子的筛选表明,PKCdelta是所涉及的NLRC4激酶。[查看论文]

多药物转运蛋白“P-糖蛋白”的结构

ABC (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蛋白“P-糖蛋白”在癌细胞中产生多药物抗性。本文作者在生化上和结构上对来自线虫的“P-糖蛋白”进行了定性,并用该信息生成一个人“P-糖蛋白”的同源模型。他们的数据反映了“P-糖蛋白”是怎样利用来自ATP水解的能量将亲脂性分子从细胞膜的内叶驱赶出去的。[查看论文]

止痛的一个另类通道

这篇论文报告了从非洲黑色“曼巴蛇”分离出的能够通过对在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中所表达的“酸感应通道”(ASIC)的特定亚型的抑制消除疼痛的一组新的肽。被称为“Mambalgins”的这些肽在止痛上与吗啡一样有效,但对小鼠没有毒性,并且不会诱导耐药性或呼吸困难。它们的效应与以前识别出的阻断ASIC通道的动物肽相关的镇痛作用是不同的,后者涉及脑啡肽系统的激发。[查看论文]

蛋白演化中的“上位效应”

在这篇论文中,Fyodor Kondrashov及其同事对演化中被“上位效应”影响的氨基酸取代部分提供了定量估计。“上位效应”指在一个遗传背景基因型下被接受的取代在另一个中是有害的情形。对所选择的细胞器基因和核基因的一千多个直系同源基因所做比较显示,最近演化中的氨基酸取代速度要比中性演化的速度慢20倍,比在没有“上位效应”时所预期的速度慢一个数量级。这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氨基酸取代在不同物种中有不同适应性影响,“上位效应”为描述长期蛋白演化的模式和节奏提供了基本概念框架。[查看论文]

与BATF–IRF4相关的免疫反应

Kenneth Murphy及其同事研究了AP-1 转录因子 BATF在树状细胞分化(使CD8+ T-细胞能够对细胞内病原体做出反应的一个过程)中所起作用,并为由相关家族成员所给予的分子补偿提供了证据。补偿是基于BATF 亮氨酸“拉链”区域与干扰素调控因子IRF4 和 IRF8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以调节合作性基因活化。在另一项互补性研究中,Warren Leonard及其同事提供的证据表明,IRF4通过与AP-1家族成员BATF 和 JUN的合作性结合相互作用调控CD4+ T-细胞分化和TH17功能。这些研究为操纵依赖于BATF–IRF4相互作用的关键免疫反应指出了潜在的新目标。[查看论文]

因“湾流”变化造成的包合物失稳

包合物存储数量巨大的甲烷,其中大部分在较浅的海洋架环境中。人们曾假设,甲烷从包合物的突然释放可能会引起突然的气候变化,而且这一假设曾被用来解释过去的变暖事件,如“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现代气候中包合物失稳被假设是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在发生显著的海洋变暖时。 在这项研究中,Benjamin Phrampus 和 Matthew Hornbach用地震数据和模拟方法揭示沿美国东部边缘所发生的包合物失稳。失稳被认为与“湾流”的变暖作用或其位置的稍微偏移有关。然而,由包合物失稳所释放的甲烷对气候的影响仍不确定,因为不清楚这些甲烷有多少实际上会进入大气层。[查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