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过程中的以小步积大步现象
曾有人提出,小的演化步骤为比较剧烈的演化跳跃铺平道路(即演化是以“达尔文”渐进主义和跳跃主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但一直难以从自然历史来确定演化机制的详细情况。现在,Rich Lenski及其同事将全基因组测序与“演化重放”实验相结合来解析一个关键创新(一个实验性细菌种群中以需氧方式利用柠檬酸盐的这一现象的演化)在超过3万世代和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内的多步骤起源。他们发现,一个“三步骤”过程(即“增强作用”(potentiation)使某一性状成为可能,“实现作用”(actualization)让其表现出来,“优化作用”(refinement)使其具有有效性)很可能是其他生物革命(如原始四足动物在陆地上的定居)的典型特征。[查看论文]
膜蛋白相互作用图
关于膜蛋白行为的知识对于了解真核细胞生物学及人类疾病非常重要。这篇论文显示,关于具有未知功能的膜蛋白的广泛机制信息可以通过识别它们与具有已知功能的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来获得。膜蛋白复合物的憎水性使它们难以用传统亲和提纯法来处理,但Andrew Emili极其同事发现,来自酿酒酵母的可溶性膜复合物能够在有三种不同非变性清洁剂存在时被亲和提纯。他们通过质谱识别出了共提纯蛋白,并且生成了一个有关膜蛋白相互作用的大规模物理相互作用图,其中大部分相互作用以前并未报告过。[查看论文]
疫苗友好型抗流感抗体
对针对流感病毒的广泛中和抗体的研究,也许能为生成一种普适疫苗铺平道路。在这项研究中,Daniel Lingwood等人定义了这种广泛中和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的最低要求。他们发现,结合并不涉及轻链,而且大多数关键重链接触点是生殖细胞编码的。结合在膜上的抗体被发现也是能够发挥功能的,尽管它们最初的亲和力非常低。[查看论文]
哺乳动物的皮肤也能再生
很多动物在受伤后能再生组织、器官、甚至整个肢体。在哺乳动物中,这种能力被认为即便有也是极为有限的,但本文作者报告,非洲刺毛鼠很可能是一个重要例外。从肯尼亚捕捉到的活鼠(A. kempi 和 A. percivali)被发现与某些蜥蜴一样,都能脱掉部分皮肤然后迅速再生。这种皮肤“自切”功能是针对捕食者的一种有效防卫,后者可能会吃到满嘴容易撕下来的皮肤,但却漏掉猎物的主要部分,因为刺毛鼠会赶紧跑掉。很大、很深的伤口可以再生愈合,受伤的耳朵中还会长出毛囊和软骨来,最后还不会留下疤痕。本文作者提出,这些老鼠会产生一个与四肢能够再生的火蜥蜴相似的有利再生的环境。这项研究表明,哺乳动物所保留的再生能力可能要比人们以前所认识到的更大,而刺毛鼠可以作为研究这种现象的一种新模型生物。[查看论文]
肺癌基因组的分析结果
“癌症基因组图谱”联合体分析了178个肺鳞状细胞癌样本(这是一种常见类型的肺癌,以前没有对其进行过全面基因组分析)。他们报告,这种肿瘤类型以复杂的基因组改变为特征,其中18个基因有频发突变,在几乎所有样本中都包括TP53基因在内。他们还报告了鳞状分化基因的频发突变。这些分析结果综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潜在治疗目标。[查看论文]
一种有效的抗流感抗体
这篇论文报告了对一种新型抗流感抗体C05的识别和结构定性,它能识别血凝素的可变受体结合域中一个小的保守点。该抗体通过向被其他“结合相互作用”(binding interaction)的亲和力放大的这个小保守点插入一个HCDR3环来实现广泛中和作用。这一发现显示,向血凝素的受体“结合袋”中的环插入是疫苗和治疗性抗体实现广泛中和的一个可能策略。[查看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