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 《自然》杂志精选

2012-02-26 07:00 · tiffany

封面故事: 纪念英国数学家Alan Turing诞辰100周年 英国数学家Alan Turing出生于1912年6月23日,很可惜去世时只有41岁。然而他的影响今天在很多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在纪念Turing 百年诞辰的这一期杂志中,Nature 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

导读:英国数学家Alan Turing出生于1912年6月23日,很可惜去世时只有41岁。然而他的影响今天在很多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在纪念Turing 百年诞辰的这一期杂志中,Nature 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电脑专家和那些探索电脑科学的人士对这一著名传奇人物的某些方面做了解读。

封面故事: 纪念英国数学家Alan Turing诞辰100周年

英国数学家Alan Turing出生于1912年6月23日,很可惜去世时只有41岁。然而他的影响今天在很多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在纪念Turing 百年诞辰的这一期杂志中,Nature 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见440页和441页相关内容)。电脑专家和那些探索电脑科学的人士,包括Sydney Brenner(461页)和Henry Markram(456页),对这一著名传奇人物的某些方面做了解释。[详情…]

泛素在囊泡涂层形成中的作用

Ubiquiti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COPII coat size and function

内质网中新合成的蛋白被装入覆盖有COPII的囊泡中并输送给高尔基体。COPII囊泡直径大约为60-80纳米,但其中一些必须增加它们的大小来适应所运载的较大蛋白,如300纳米的胶原蛋白纤维。在这项研究中,Michael Rape及其同事发现“泛素连接酶”CUL3–KLHL12是COPII涂层形成过程的一个调控因子。CUL3–KLHL12催化COPII成分Sec31的“单泛素化”,促进大COPII涂层的形成。所以,“单泛素化”控制COPII囊泡的大小和功能。这项工作提供了关于蛋白输送中一个关键事件的新数据,而蛋白输送则是有可能为治疗方法所利用的一个细胞功能。[详情…]

核糖体的再循环过程

Structural basis of highly conserved ribosome recycling in eukaryotes and archaea

一旦一个核糖体完成一个RNA信使的翻译,它就必须通过将大、小亚单元分开来进行再循环。在古生菌和真核生物中,ABCE1蛋白与“终止释放因子”相结合来促进再循环。 Roland Beckmann及其同事对由ABCE1和Pelota(一个mRNA监测因子,它是释放因子的一个旁系同源物)结合在一起的真核生物核糖体和古生菌核糖体进行了冷电子显微镜重建。 他们发现,ABCE1在两个亚单元之间进行结合,其FeS区域将Pelota置于一种能够通过标准释放因子来促进肽释放的构形中。这项工作表明,在将真核生物和古生菌分开的超过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相当大程度的保守性。所观察到的核糖体结构为会将两个亚单元分解开来的、由ATP驱动的动力冲击作用提供了一个模型。[详情…]

脑瘤中的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

Clonal selection drives genetic divergence of metastatic medulloblastoma

对一个小鼠模型中和人类“成神经管细胞瘤”患者中的基因组改变和DNA甲基化所做的定性表明,一个个体中的转移肿瘤与原发肿瘤很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相似。这些发现表明,转移肿瘤是从原发肿瘤中的小亚克隆形成。这对于转移性“成神经管细胞瘤”(最常见的儿童脑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因为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对治疗会有不同反应。[详情…]

Menin蛋白的双重作用

The same pocket in menin binds both MLL and JUND but has opposite effects on transcription

核蛋白Menin 既可促进肿瘤形成(例如它在由MLL转位诱导的白血病中是一个致癌性辅因子),也可起一个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取决于其所属的细胞系。它与包括转录因子JunD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1在内的几个转录调控因子发生相互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Menin在其自由状态和与JunD 或 MLL1形成复合物的状态的晶体结构。这两种结构可帮助解释Menin对转录的相反作用。它能阻断由JNK调控的JunD的磷酸化,因此抑制由JunD诱导的转录,但也能起一个“脚手架”的作用,来促进一个包含MLL1的转录复合物的形成。[详情…]

毒蕈硷乙酰胆碱受体”两个亚型的结构及对比

Structure of the human M2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ound to an antagonist

毒蕈硷乙酰胆碱受体”(mAChRs)构成一个“G-蛋白耦合受体”家族。这些膜蛋白是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目标。5个mAChR亚型(M1–M5)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但在G-蛋白耦合偏好及生理功能上却有明显不同。来自Brian Kobilka研究小组的这两篇论文提出了5个亚型中其中两个的结构。Haga等人报告了M2受体(该受体是心血管功能的生理控制所必需的)的X-射线晶体结构;Kruse等人确定了M3受体(该受体在支气管和其他地方有活性)的结构。对这两个结构所做的对比显示了重要差别,而这些差别有可能被利用来开发亚型选择性药物。[详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