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们“勃兴”背后:活熊取胆模式惹争议

2012-02-23 14:00 · wind

近日,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引发网络争议和网民质疑,并逐渐演变为行业协会、动物福利慈善机构和广大网友及环保人士关于中药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激烈争论。

导读:近日,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引发网络争议和网民质疑,并逐渐演变为行业协会、动物福利慈善机构和广大网友及环保人士关于中药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激烈争论。

自从以“活熊取胆”为主营业务的福建归真堂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谋求上市的消息传开后,动物保护组织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开始呼吁取缔“活熊取胆”这种形式。

福建药企归真堂2月17日发出邀请函,宣布对外开放养熊基地,希望以此证实“引流取胆”的黑熊在养熊场里“生活得不错”。但归真堂面对舆论质疑,仍需完成至少三步逻辑推断,或能获得公众认可:其一,天然熊胆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疗效;其二,新的胆汁抽取手法对黑熊是少痛而无害的;其三,“引流取胆”所获原料,确实主要用于“治病救人”,而非大量用于礼品(保健品)市场。但归真堂的第一个逻辑已经岌岌可危。

推荐阅读:从归真堂上市看动物医药产业之殇

“一旦归真堂上市,那么就意味着归真堂的规模将会变大,生产线也许还将扩张,到时候会有更多的熊被活体取胆汁。难道熊胆就没有替代产品吗?”这个疑问直指归真堂甚至熊胆产业存在的根基。

对此,以中药协会为代表的“力挺派”观点认为,熊胆的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在东方传统医学中的使用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关于人工合成的熊胆的某些成分,尤其是重点成分熊去氧胆酸不能代表熊胆的全部功效,这已有相关科研单位在药理和临床上做了初步验证。”房书亭在发布会上称。

亚洲动物基金会张小海则认为,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

尽管归真堂网站上坚持宣传技术是“无管无痛引流”,但反对声和质疑声并没有减弱。一直致力于救助月熊和废除熊养殖场的亚洲动物基金更是极力抨击归真堂利用残忍手段牟利,坚决反对其上市。

有业内人士介绍,“无管无痛引流”是为了增加胆汁的流出量,熊场会用特制的针管扎进胆囊抽取胆汁,每到这个时候,被抽取胆汁的熊都会疼得惨叫,把自己的腹部抓得血肉模糊。有些熊因为无法忍受抽胆的痛苦精神错乱,有的熊还会做出自杀行为,把自己的肝肠内脏都拉扯出来。熊场的人为了防止黑熊自杀,把他们分别关在狭小的铁笼里,无法活动。很多熊由于连续排胆汁而患了肝癌,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失明、关节炎、腹膜炎、泪腺溃疡及内生爪等。

而归真堂安排的专家座谈会,受邀专家对于“无管引流”是否会对黑熊造成伤害问题回答是,200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曾专门在国家黑熊保护基地开展学术调查,对105头“无管引流”的取胆熊和非取胆熊进行2个多月的研究观察,研究表明二者生理指标、健康状态等没有差异,“无管引流”技术不会对黑熊造成伤害。

“活熊取胆”到底痛不痛?然道真如归真堂董事长的雷语一样,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这其中之痛只有熊知道?

亚洲动物基金公布纪录片驳活熊取胆无痛论(视频)

福建归真堂 数百名记者参观“活熊取胆”(视频)

归真堂公司的熊胆粉产品分为本元,祥元,养元,真元和正元五款,分别是3g礼装,10g礼装,精品装,养生装以及贡品装,都是属于OTC(非处方药)。归真堂标示称,熊胆粉特含“牛磺熊去氧胆酸”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1。可防治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2。清肝明目;3。清热解毒;4。利胆溶石;5、可降压、降脂、降火。

对此,中药协会相关人士15日表示,归真堂熊胆粉,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10980024,同时拥有“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凡是熊胆粉皆为中国国药准字药品。”

但在亚洲动物保护基金外事部总监张小海看来,3g熊胆粉被包装在50cm见方的盒子里,包装豪华,售价也高达400多元,主打礼品消费,而非临床上使用的药品。“说明书上对于功效的说明也很笼统,是打(保健品)的擦边球。” 张小海称。

据了解,熊胆粉产业链中,以熊胆(粉)入药的中成药已有11种剂型、8种成药、100余个验方,需供用熊胆粉的中药达123种,需供用熊胆粉为原料的制药企业达183家,更有多种以熊胆粉为君药的中药复方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北京中药大学王耀献院长也指出,要建立珍稀药用资源使用的处方权,以熊胆为例,必须列出明确的适应症,出一个处方点评,防止滥用。

而归真堂董秘兼副总经理吴亚对此的解释为,目前“归真堂”产品分为三大类,30多个品种,分别是熊胆粉,熊胆胶囊和清甘茶。他同时解释,其产品中的熊胆茶实际上是公司的早期产品,在2011年就停止了生产,目前公司熊胆粉全部用于药类。

他也表示,很多药很珍贵,具有馈赠礼品的功能,“这个是商业社会怎么销售的问题,企业赚钱与保护动物并不矛盾。”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指,国家食药监局资料显示,在“归真堂”目前生产的熊胆产品中,除了“熊胆粉”和“熊胆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号外,其他30多种产品均未获得熊胆药品或含熊胆药品批号,主要为熊胆茶、清甘茶等保健产品。

2月16日下午,力挺归真堂的中国中药协会在北京就“活取熊胆”召开媒体沟通会,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原中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养熊已达到养猪业的水平,“养熊是保护野生熊的最佳方式。”

据房书亭透露,目前国内共有68家合法养熊场,存栏超过10000只,其中取胆汁的熊要求在三岁以上,一百公斤以上。目前,可取胆汁的熊数量约为6000—8000只,较去年增长一成左右。

对于此前外界有关中药协会可能在此次发布会上宣布对公众开放养熊场的猜测,房书亭予以否认。他表示,有关部门并未表示过“将对公众开放100家熊场”,今后仅将从合法的68家熊场中选一家对媒体开放。

对于近日成为话题焦点的“活取熊胆”问题,房书亭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活熊取胆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已经在使用取胆汁的新科技,无管道无疼痛。”

房书亭称他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中药协会曾对取胆和非取胆的熊进行测量,发现二者在生命体征、健康指数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房书亭在沟通会上确认,已收到亚洲动物基金的法律制止函,并在研究回应内容。关于亚洲动物基金有关其名誉的道歉要求,中药协未作出回应。他强调称,此前重启上市的福建归真堂目前尚不是中国中药协会会员,其上市与中药协会无直接关系。

中药协称活熊取胆自然无痛 否认是归真堂利益代表(视频)

房书亭:活熊取胆的伦理之争(视频)

“归真堂上市,形式上并不违法。”有学者认为,“活取熊胆”业钻的就是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空子。当下,刑法中与动物直接相关的条文仅有“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个罪名;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法、森林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也没有相关规定。

因此,在反对归真堂上市这件事上,亚洲动物基金对外事务总监张小海等人多少觉得有些底气不足。他坦承,从法律上来看,归真堂活熊取胆的方法目前并未违法,但“并非所有合法之事都应该做”。

“我们并不是针对归真堂,而是希望逐步取缔活熊取胆产业。”张小海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