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李兰娟院士:独创李式人工肝,抗击重型肝炎

2015-05-27 06:00 · 陈莫伊

重型肝炎一直是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一道难题,一旦病情爆发,短期内会顺利发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高达近80%。李兰娟院士独创的李氏人工肝系统使我国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从88.1%降到了22.1%;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重型肝炎一直是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一道难题,一旦病情爆发,短期内会顺利发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高达近80%。然而,依靠独创的人工肝技术,李兰娟院士显著改善了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使该疾病的病死率大幅降低。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的《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专栏专门报道了李兰娟院士近年来的突出成果。

6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她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工肝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可以替代人体肝脏功能的体外机械装置。医生用人工肝将病人的血细胞进行分离过滤,将体内毒素及时滤除,并补充有益物质,人体的肝脏会慢慢恢复。

尽管李兰娟院士已经通过独创的李氏人工肝技术拯救了无数的重型肝炎患者,但是这些喜悦的背后却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在她刚当医生时,面对一个年纪轻轻的肝昏迷患者,她却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患者黄疸一天天加深,神志昏迷,消化道大出血,最后死亡。

面对这些年轻生命的逝去,李兰娟院士决心探索新的治疗方法。1986年,李兰娟用申请到的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的研究,探索体外装置代替病人肝系统工作的各种方案。

30年研究,李兰娟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李氏人工肝系统。李氏人工肝系统使我国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从88.1%降到了22.1%;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除了人工肝,李兰娟院士在其它传染病防治领域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3年,她向全球首次揭示了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

2014年7月,李兰娟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其中36.1%的基因为首次发现,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

在谈到这些突出的成果时,李兰娟院士表示:“成果再多,不如救人一命。怎样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他重新恢复生命和活力,这才是从医者最大的责任。”

编辑圈点:

目前,《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栏目已经报道了3位生物医药界的人士,包括干细胞再生领域领军者裴端卿、深圳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以及李兰娟院士,下一个会是谁呢?

推荐阅读

李兰娟院士:什么决定了乙肝病毒暴露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