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血肉丰满的科学家

2014-09-03 08:51 · alicy

以前,那些整天在科学实验最为追求精细结果的家伙们,可能是世俗生活里最为追求自由精神且不管不顾的人类。然而在互联网狂潮的冲击之下,高端大气的科学家们终于努力接起了地气,饶毅、鲁白以及谢宇共同发起的“赛先生”,是冲破这一偏见的第一枪。


这帮在科学实验最为追求精细结果的家伙们,却可能是世俗生活里最为追求自由精神且不管不顾的人类。

不管是在名称上还是在实际层面,“科学家”总是一个散发着高冷气息的职业。他们离我们太远了,就像天上的星星。

不过,在互联网狂潮的冲击之下,高端大气的科学家们终于努力接起了地气。比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院长饶毅、清华大学教授鲁白、美国科学院院士谢宇等三位科学家就发起了一个名为“赛先生”的微信公众账号。饶毅在发刊词中写道,95年前五四运动中,“赛先生”和“德先生”被认为是新文化(25.900, 0.15, 0.58%)运动的两面旗帜,如今,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吗?

在普世化科学精神的指引下,“赛先生”公众号堪称是当代的中国科学家抓住社会化传播的潮流,将传播和平台相结合的互联网思维之体现。迄今为止,“赛先生”已经发起了为数颇多并能引发民众思考的社会化大讨论,例如中国有没有科学传统、中国文明是否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美国是否是正在衰落的科学帝国……

“赛先生”的横空出世,顺应了这一领域在社会化传播上的空白,随着微信公众号粉丝的大幅增长,这一群对科学传播充满兴趣的科学家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而在他们的科学成就外,人们更感兴趣的或许是他们身上的人性化特点。譬如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正是饶毅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的时期,由于其不拘一格的“饶大嘴”风格,其本身的存在,也是一桩值得学生好奇探究的问题。在饶毅力主之下,当时生科院的学子可以酌情选修而非必修马列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实验上。据采访过饶毅的记者透露,他除了略微苛刻的对于事实的探究之外,更像一个“血肉丰满的男人”,他会每天早上走路送儿子上学,也会挤公共汽车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还经常邀请国外来访的学者或者自己的学生到并不算豪华的家里吃上一顿家常便饭。

科学家的私生活们也是很多人好奇的领域之一。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然是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的故事。从初始饱受公众质疑直到今天科学史上的童话故事,这一“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青春欢喜”的叛逆爱情,顺着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路径萌芽、生长,时间终将给所有的故事以一个定论,如今十年过去,他们执手出现的画面,开始显得并不那么违和,反而能在眼角眉梢嗅出一丝温馨的家常味道。

而另一个故事,更让我明白,有时候,这帮在科学实验最为追求精细结果的家伙们,却可能是世俗生活里最为追求自由精神且不管不顾的人类。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堪称是对中国的科学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年轻科学家,无数女粉丝拜倒在他的白色休闲裤之下。但这一切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他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一旦不爱了,也能放手给死去的爱情一条生路,态度堪称多情却绝不滥情。从某一个层面上来看,或许有人会质疑他对于数位前妻的决绝和狠心,尽管他都为她们安排了优裕的未来生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仅仅只是跟随自由灵魂的举止,而恰恰正是科学家最需要的科学精神,一旦某一个实验濒临无法逃避的失败,及时止损、回转方向,才是延续生命的有效途径。责任和爱情,可以在一个平衡点上取得最恰当的处置。

不管如何,我对所有人的不涉及法律底线的生活方式都持有宽容而理解的态度,而对于这些曾经离我们相当遥远的科学家而言,作为推动人类进程的价值观引领者,他们的人生态度若说是职业使然,不如说是人性的本身决定了命运。血肉丰满,从不是一种悖逆于世俗枷锁的缺陷,却是一个自由而有用的灵魂,对于终将化为尘土的肉身的诠释。
关键词: 科学家 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