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2012-09-25 15:24 · buyou

自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经过第一轮社会海选、行业人士推荐及大量的书面问卷,按评选标准,现已产生30位2012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我们希望通过解读这份候选人名单,清晰地让医药行业辨认出2012年中国医药经济的丰富表情。

自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经过第一轮社会海选、行业人士推荐及大量的书面问卷,按评选标准,现已产生30位2012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我们希望通过解读这份候选人名单,清晰地让医药行业辨认出2012年中国医药经济的丰富表情。即日起,米内网将接受公众网络投票,并由行业协会专家、经济学家、企业家、投行负责人及权威财经媒体等组成的专业评审团遴选候选晋级者。

工业企业家:

闫希军(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从2002年上市至今,他领衔的天士力集团市值由27.9亿元增至264.2亿元。2012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化滴丸灌装机、在全国率先培育出经过太空变异更加优质的丹参品种“天丹一号”等,他希望以中药拉近此岸与彼岸的距离,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涛声,这一切的推手就是闫希军。

为打造现代中药高端制造的产业高地,为构建大健康产业新格局,他提出“做优五个一”工程,从“水、酒、茶、药、健康管理”5方面进行创新性战略调整和延展,此过程中,创新是他们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这是国内医药企业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赵步长(步长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去年,“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慈善信任危机,一向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赵步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步长不会因为这些原因动摇做慈善公益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年初,身为人大代表的赵步长提出,中药国际化必须对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量化,建立一套标准化、科学化的体系。

随着财富的汇聚,财富的社会属性发生变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随之不断提高。赵步长,中国现代制药业的第一批创业者。年近古稀的他,至今仍让我们看到创业者永远的激情。在医药市场叱咤风云多年,他为中国制药业竖起梦想的旗帜,注入精神的血液。他办企业更像办医院,追求严谨,更追求人性,不断在生活中总结。他研究脑心通时,仅仅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没想到,当初偶然种下的“因”,却在多年后结成了丰硕的“果”,他跨越了中国医药业的几大阶段,掌握了人生与财富的秘诀,决心以产业报国。

李伯涛(齐鲁制药董事长)

提名理由: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离不开持续的创新与突破。李伯涛有句名言:“一个企业的成功,必须是世界级的。”他的以人为本、进取创新的经营理念已演化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企业文化——齐鲁精神。

几十年来,齐鲁制药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战略,目前该公司的7-ACA系列头孢菌素原料、阿米卡星、羟基脲、替加氟等产能堪称世界第一。李伯涛在中国医药业眼中,无疑是个传奇人物。如今他正带领“齐鲁人”大踏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同行们展示中国医药的力量。

张利君(哈药股份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2年哈药股份上半年已实现营收90.9亿元,并大举调整产业结构。张利君,一个执着前行的商道理想守望者、一个屡屡领跑国内同业的改革者、一个借势延续品牌影响力的探路者。新医改颠覆了整个医药产业格局,行事风格低调而沉稳的他,以惯有的改革创新思路,诠释着新时期中国医药企业家的角色人格,也使他所领军的企业与品牌的脉搏激跳不衰。

马兴田(康美药业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2年1~6月,康美药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13亿元,同比增长83.1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7.13亿元,比上年增长62.96%;扣除税收因素,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同时,“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获发改委批准;与人保合作成立健康管理公司,将共同开展健康产品销售及服务,进一步丰富了盈利渠道和模式。

仅仅15年的时间,马兴田、许冬瑾当年的夫妻店已然成长为一家市值近360亿元的上市公司,但马兴田对康美的期待显然不只如此。上市后,他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反而加速前行,他的幸福梦想是:将中国的医药产业引到世界舞台。

孙飘扬(恒瑞医药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2年8月,注射用奥沙利铂获准在荷兰上市销售,恒瑞医药成为国内首家注射液产品获准在欧盟上市销售的制药企业。

在医药界,有人称他是员“福将”,新药开发有声有色,并且投产一个成功一个。新一代非甾体抗炎类创新药艾瑞昔布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他们的创新收获期已然到来。正是孙飘扬的独特选择,让恒瑞医药成为中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与生产基地,他本人更是专家型的企业领导者,不断刷新创新药的数字。他用10多年的锤炼告诉人们:创新是怎么炼成的。

于伟仕(悦康药业董事长)

提名理由:他将目光投向欧美。去年启动欧洲出口业务,今年着手按欧盟和美国FDA标准建造创新药物国际化产业园,迈向新的高地。在他心中:“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悦康的粉针剂(头孢菌素类)生产线已于今年通过新版GMP现场认证。

他是个草根商人,却打造了一个跨国制药集团,成为“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位企业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下海经商,代理进口药品,2001年建厂。从商业转型工业,再从工业拓展商业,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抢占国际市场鳌头,将自己的医药版图扩张至海外,这缘于他自建厂之初就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抓,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国外代工、产品出口、国际认证,以及技术管理的输出,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扎实。

蔡东晨(石药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1年石药集团销售收入达145亿元,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在研的新药项目有170多项,其中一类新药25个,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精神药物等多个领域。

“善于抓住机遇”,在蔡东晨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利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扶持政策、审视企业自身发展规划,蔡东晨带着他的团队将石药从我国原料药生产大企业,转为原料药、仿制药、新药并重的制药大企。投资3.5亿元、历时12年,成就了我国第一个销售收入过亿的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恩必普,目前恩必普的技术专利已转让给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使中国药品真正走出国门。石药的国际化还不止于此,国外建立工厂、设立研发中心等多项并举,正一步步为他心中的领军蓝图描上现实的颜色。

李福祚(华润医药集团总裁)

提名理由:在过去的1年,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动作频频,在收购北药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面对医药行业迅猛的并购整合浪潮,2012年他首先实施了集团整合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要求,新官李福祚通过并购重组、业务整合、市场拓展、管理提升及价值链协同,迅速提升企业价值,重塑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族医药企业,云涌弄潮,他勇立浪首。

朱文臣(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不断的兼并重组,让辅仁的产品资源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如今的辅仁,拥有近1000个品种,413个进入医保目录,170个进入基药目录,占总目录的51%,辅仁因而成为国家基药目录入选最多的制药企业。然而,这只是辅仁大戏的第一幕。当下,朱文臣已经将原来的“大产能、大市场”思路进一步清晰到“大品种主导、利润导向、产品结构合理”。一步一个脚印,朱文臣朝“世界通用名药中国制造商”的战略目标越走越近。

李楚源(广药集团总经理)

提名理由: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广药集团2012年上半年仍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21.02%,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明年有望成为广州市第二家销售规模超500亿元的企业。

近年来,广药实行一体化运作,内部企业资源共享。经过一轮整合,李楚源首先将销售平台划分为OTC、医院品种、大健康产品三大块,继而寻找新的增长点——生物制药和大健康产业。“将一边以‘王老吉’为主线引领大健康产业,一边以‘白云山’为主线引领大南药产业”不仅是李楚源对广药未来的战略部署,更是为国家推行的“振兴大南药”战略肩负起领头羊的重要角色。站在明晰的旗帜下,李楚源坚定地傲视前方。

刘革新(科伦药业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2年,科伦药业大输液开始结构升级,向治疗性输液领域转移、硫氰酸红霉素等非输液发展加速,作为全球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蛰伏已久的刘革新在这诸多看似凌乱的并购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条清晰的主线:企业家的扩张冲动、万丈雄心一定要理性地和他所有的资源、能力相匹配。

国内医药业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上10瓶输液瓶里,至少有1瓶来自科伦药业。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追求不仅意味着自身的卓越,更意味着责任、诚信和道义。

李振江(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提名理由:今年3月,神威非最终灭菌中药注射剂小容量(含中药提取)通过新版GMP认证,这在全国尚属首家,无疑是神威在中药注射剂方面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

从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代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铸造放心中药制剂”一直是李振江秉持的理念:“中药注射液涉及公众的生命安全,是所有中药品种中质量要求最高、最严格的产品,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都有十分高的要求。”知易行难,但在李振江的坚守下,神威却做到了:从中药注射液生产投料到售后跟踪,神威建立起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

任晋生(先声药业董事长)

提名理由:先声药业堪称业内创新的标杆,作为主舵手,任晋生以拒绝平庸的姿态不断奔跑。创新给先声药业带来了亮丽的成绩:2011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4,055 万元,实现净利润17,839 万元。

涉及19个科学技术专业领域的研发团队,150位基础和临床研究专家;12年,超过2亿元人民币……当先声药业用这组数字打造出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任晋生就以“辛”提醒自己创新药物研发征程之漫长艰辛,然后继续奔驰;继获得澳大利亚专利之后,公司在研国家一类新药复方依达拉奉项目又于近日获得加拿大的专利授权通知,将又一个海外国家获得专利授权收入囊中。

李宗松(必康制药董事长)

提名理由:利用娴熟的资本运营,对企业进行战略投资管理,成就了必康的规模化成长,书写了最具传奇色彩的医药融资神话。尤其是今年,他又一举引进太盟投资集团2.5亿美元投资,在激烈的行业洗牌中夯实了持续扩张的力量。

李宗松执掌下的必康制药十余年来的成长历程与资本相融共生,尤其是在2008年完成重组后,先后获得光大控股、建银国际、红杉资本、新加坡大华、美国SIG等国际资本的投资,累计金额达1.4亿美元。去年,必康联合6家工业企业与2家医药商业企业,启动国内首个以资本为纽带,融汇工商优势资源,覆盖九省一市的高效商业网络,进而成就实现供应链效益最大化的创新工商联盟。

萧伟(康缘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萧伟给业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13.21%。

“作为企业来说,要顺应医改的趋势和发展的需求。创新是企业发展活力的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沿着这一信念,萧伟上下求索。在其带领下,康缘药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十多年间先后开发了一批以桂枝茯苓胶囊、六味地黄软胶囊、热毒宁注射液为代表的创新中药。其中,作为科技部推荐的8个中药国际化产品,康缘桂枝茯苓胶囊更叩响了美国FDA大门。如今,他要再用十几年的时间,计划筛选、解码一些临床证明确有疗效的品种,圆梦中药国际化。

刘殿波(绿叶集团董事长)

提名理由:和国内大多数制药企业一样,绿叶制药在创立初期也扮演着仿制加工商的角色。但在董事长刘殿波的带领下,一切有了变化。经过长期的投入,长效缓释微球技术即将进入收获期;与此同时,刘殿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码资源整合。去年7月26日,集团成功完成对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这标志着绿叶制药高起点进入糖尿病领域,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集团中药领域的产品线。2011年12月19日,集团自主研发的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微球制剂正式向FDA提交IND申请。这是中国首个注射剂制剂向FDA提出IND申请,成为中国制药产业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吴光明(鱼跃医疗董事长)

提名理由:如今的鱼跃医疗已跃升成为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商,同时也正通过X光机以及中央供氧设备等产品进军大型医疗设备市场。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58.46万元,同比增长10.91%;实现营业利润1454.54万元,同比增长11.17%;实现利润总额1534.81万元,同比增长13.51%。这一切,与董事长吴光明独具慧眼的“推广基因”分不开。在吴光明眼中,在掌握新产品后,不需要急于投放市场,而是要综合考虑市场、渠道和终端的接受能力,审慎推出新品。然而,渠道之上,自然还有研发之水不断引入,才能让企业增长源源不息。自上市以来,鱼跃医疗研发费用支出年均增长50%以上,未来,吴光明计划继续推出血糖仪、空气净化器等新产品,让这条“飞鱼”跃得更高。

商业企业家

佘鲁林(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

提名理由:过去一年,中国医药集团实现医药商业营收过千亿元,成为中国首家医药商业超千亿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并闯入世界500强序列。而作为总经理的佘鲁林,更对中国医药集团寄予着厚望:“力争成为一家能代表国家医药企业形象、影响世界医药市场、受到全球尊重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自国药总公司成立以来,执着的幕后推手佘鲁林一直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挑重担,大胆创新,实现了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国药集团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了快速稳健、诚信有责、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在推动行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建设中国医药事业的进程中留下了闪耀的足迹。

龚伟(重庆医药股份董事长)

提名理由:他以品牌战略为引领,注重整合优势资源和延伸产业链,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育创新文化,引领企业斩获“中国诚信与质量管理杰出企业”、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一等奖、“2012年市民心中的责任医药企业”等殊荣,并连续数年荣登亚洲品牌500强。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是竞争的资本。作为一位企业“掌门人”,龚伟亦是一名品牌灵魂设计师。他秉承“共赢、诚信、互惠”的经营理念,着力进行管理机制建设,以打造让“股东放心、员工自豪、客户满意、百姓信赖、政府省心”的责任企业为目标,以求实现社会发展与企业成功的共赢。

刘树林(九州通医药集团副董事长)

提名理由:他所领导的这家企业自称“草根出身”,但他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投入医药分销,建立起其难以撼动的中国民营医药流通企业龙头地位。在行业倍感压力的2012年,九州通在上半年已实现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1.1%;营业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7.5%。

至今为止,九州通已在全国21个省会城市设立了21家省级子公司(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在27个地级市设立了27家地级公司(地区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及近400个终端配送点,形成了覆盖全国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域的物流配送网络。眼下,集团在物流领域的基础已经相对成熟,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有着更高利润的领域。在他的领航下,公司已开始筹建医院项目,向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最佳服务商的目标迈进。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家:

刘勇(国大药房董事长)

提名理由:在新一代领军人刘勇的带领下,2011年,国大药房夺得了销售总额372,000万元的佳绩,排在2011~2012年度中国药店销售100强之首。

在他领导下的国大药房,以并购为主要扩张手段,同时将网点下沉至基层。他提出国大零售体系应借助集团的战略视野和规模优势,变有限的资源为无限的利用,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同时引入先进管理手段,ERP系统全面上线。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民众健康教育,着力铸造全国性零售药店的知名品牌。

柯云峰(大参林连锁药店董事长)

提名理由:2011年,大参林连锁药店以销售总额367000万元的成绩排在2011~2012年度中国药店销售100强的第3位。

柯云峰带领的大参林连锁药店是近年来驰骋于药品零售行业的一匹黑马,其相对独特的选址布局、扩张方式、并购策略等,成为业内都想揭开的“大参林现象”。2011年,大参林的销售和门店的规模继续保持着增长势头,新开门店100多家;引入国际权威咨询公司怡安翰威,对经营战略、组织架构、绩效薪酬体系进行梳理重构;加快扩展美容护理品等与健康相关品类的开发;在广东茂名成功开办了第一家药妆店;上市融资战略按计划如期进行中;电子商务上线试水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阮鸿献(鸿翔一心堂药业董事长)

提名理由:阮鸿献号称“云南药王”,是云南药品零售连锁界的“一哥”,却并不偏安一隅。除云南省外,还涉足四川、广西、重庆、山西及贵州等省,且在省外的扩张速度一度超过云南省内。与其他连锁扩张方式不同,阮鸿献选择了只开直营店,鸿翔一心堂至今拥有超过1500家直营门店,牢牢站稳了全国医药零售前十强位置。他在业内率先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斥巨资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来细化经营流程。

在行业外部环境紧张,内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他是首试将连锁药店推上A股,在医药零售连锁行业中最先尝到了IPO的滋味。

高毅(湖南益丰大药房董事长)

提名理由:今年5月,益丰大药房进入到拟上市名单。证监会信息显示,益丰大药房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目前正处于“初审中”。如果率先“突围”成功,益丰大药房将填补零售药店行业在A股上的空白。

高毅是个低调而精细的人,这样的个性亦融入到其对企业的管理中。在别人追逐平价大卖场模式,粗放式扩张时,他抓住药品零售业细致、繁琐的特点,构建了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的模式,独创六大核心系统:客户满意度系统、核心产品运作系统、绩效考核系统、门店营运分析系统、新店开业策略系统、公司标准化管理系统,在中小型卖场中精耕细作,推动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变。

谢子龙(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董事长)

提名理由:继承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湘商传统的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董事长谢子龙,敢拼敢闯,早在新世纪之初就革命性地举起了“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的降价大旗。面对出乎意料的巨大成功和铺天盖地而来的赞誉,谢子龙没有忘乎所以,而是始终坚守“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初衷,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企业进入药店多元化营销新时代。有了“老百姓”做后盾,即使面对药品零售行业恶劣的生存环境,谢子龙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营业额要达到20亿元,利润将超过5000万元。明年,“老百姓”的目标是营业额30亿元,后年是50亿元。

刘丰盛(特格尔联盟理事长)

提名理由:刘丰盛堪称医药零售界的“潮人”。他的出牌常令人出奇不意,引领中国连锁药店体制管理和经营的新思潮。如他在2011年的特格尔联盟大会上抛出的“优质妈妈”新概念,给其“家人”直接指明“传统药店必须重新定位中青年女性目标顾客群”的新道路。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药店采购联盟领军人,2007年,刘丰盛在东莞打出“只放一只羊”的新联盟理念;当特格尔的会员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他又借用国外成熟的自由连锁概念给联盟定位,进一步强化了药店联盟相当于连锁大家庭的作用;而后,刘丰盛又抛出新瓶装旧酿式的概念“众包理论”,希望借大众的力量,继续做大团购业务,并最终成就中国最大的自由连锁的梦想。

专家学者: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提名理由:李玲一直是个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呐喊者,她不仅在学术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活跃的思维,更具有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作为经济学界的杰出代表,在台上,她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在台下,她所到过的医院和诊所,绝不比一个真正的卫生局长少。多年来,她一直为医改而奔走。不论是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在国内引起的万千瞩目,还是在中南海给中国核心层讲课时的挥洒自如,这些都远远不能概括她心中将现实努力向理想融合的那份执着。她的愿望就是把公立医院真正变成为人民健康服务,并真正体现公益性的机构。

刘国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提名理由:从乡村赤脚医生到国际知名学者,再到放弃国外工作转归国内,刘国恩站在中国医改前沿。作为一个全球卫生经济领域顶尖的中国学者,他用真知灼见为政府决策机构提供有力的学术参考。

他致力于健康经济学、医药卫生政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医药经济学、成本效益评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他担任了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承担了包括国务院医改办、国务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儿基会,以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直接立项资助的重大课题。他提倡用市场竞争的思维促进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提名理由:顾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从事社会政策、医疗卫生政策、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为中国医疗体制建设建言献策。

顾昕被国内称为新医改“市场派”的代表学者。他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去行政化,要解除出资人和医院之间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让医院自主发展。并提出,医疗市场化改革要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要让医保机构成为主要付费者,并在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引入市场机制,具体包括:全民医保,形成医疗服务的第三方购买者;让医保机构集团购买医疗服务;形成多元化办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