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至9日,由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携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eviceChina 2018)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直击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聚产业创新之力,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吸引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发明家、医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及跨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等参加。
今年的会议紧跟国内外局势,以“聚产业创新之力,论国械发展之道”为主题,聚焦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突破,通过政府官员就政策层面的解读来更好引导行业发展规划,并通过设立四个专题分会场: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心脑血管与神经外科、体外诊断及基因测序、孵化器模式创新与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更好的关注产业焦点话题及发展趋势。
9月8日上午,Sofinnova管理合伙人Antoine Papiernik发表了以《海外医疗器械领域风险投资的减少—是否是为国内的好时机》为主题的演讲。
以下为主题演讲概要:
Antoine Papiernik:首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公司很有历史,是全世界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1972年建立,1976年正式投入运营,我们的业务主要专注于欧洲,并通过欧洲的视角去看整个全球,中国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
老的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模式是,比如说雷克医生在欧洲有一个创意,他们先去开发一个产品,通常这是在欧洲产生的,然后就能够获得一些资金,当年这在欧洲是比较容易的,几年以后再把初创公司卖掉,在美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已经变了。过去10年,雷曼兄弟开始金融危机,整个医疗投资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医疗报销监管也越来越严,在欧洲和美国都是这样的情况。欧洲药监局在医疗器械注册方面越来越严格,这方面创新就受到波及。
另外,大公司想扩大规模减少成本,相互之间产生了并购,这就有一个消化的问题,因为公司需要3、4年才能够很好地把并购进行消化。小的创新型初创公司等着被收购,如果卖不出去可能就会破产,或者是想办法再进行融资,慢慢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欧洲对一些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环境是比较好的,欧洲是一个很好的起始点,以前非常容易,后来由于一些舞弊的行为,使得监管层不断强化监管,对于私人公司来讲获得认证比较困难,他们也把这个标准提高了。以前产品上市相对容易,现在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医疗器械这一块。
中国发展的速度让人惊讶,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进步飞快,我们必须把中欧美这三方都进行很好的考量。我认为必须要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在苏州,都应该有很好的运营。我们今天了解到的这些知识,关于市场准入、关于监管、关于报销,我们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全球化信息的了解。
作为一个欧洲的投资者,我们是什么看法?
我们必须确保中国是我们三个支柱当中的一个,我们做任何战略都必须要把中国考虑进来,有人说我们将会在2年之内做到这个认证,如果没有中国这样的一步其实做不到的,而且也是没有意义的。
作为风险投资者,赚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必须要看到赚钱的机会和能力。美国的这些公司现在不是特别的景气。
中国比较吸引西方人的就是中国人的雄心,比如说“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的步伐非常快,IPO的估值更高。加速步伐的需求对我个人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因为加快步伐能够推进创新,比如说中国慢性病医疗需求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心血管病等等,这些病在中国人口中非常的普遍,而且暂时没有得到很好地医治,对西方人来说是很好的发展空间,我们会把自己的资源带到中国,这就需要西方公司跟中国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在中国发现非常棒的技术。在中国建立更多的合资企业,这将是我们要去做的。
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有点紧张,导致技术不太能够从美国进入中国,但中欧天生就有很好的关系,在欧洲有大量的医疗技术公司,技术非常好,其中有一些公司已经拿到了中国风投的投资,他们非常愿意能够和中国的投资人合作,和中国的企业合作。
我们想做的就是提供一种方式,帮助建立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可以是和本地公司做一个并购或者合并,什么形式都是开放的,让我们一起做全球的企业。中国的市场有很多绿灯,很多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比较快的进入市场,这对中国和整个业界来说都是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作补充中国的市场,加强和做大中国的市场。
欧洲非常清楚的知道,现在机会就在我们眼前,美国市场很重要,但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两手都要抓。有很多不同国家的公司都进入到了欧洲,对于中国我们确实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很多欧洲公司的产品特别适合中国市场,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进入中国市场,问题就在于怎么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帮助这些公司能够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进入全球的市场。
备注:以上演讲摘要,根据现场实录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关于BioBAY
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历经十余年发展,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目前有460余家企业入驻,10000余名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就业,其中集聚了63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而在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园内8家医疗器械企业的9个产品已经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占苏州市的82%,占江苏省的50%。在三类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园内企业已获60张产品注册证,21张产品生产许可证。预计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临床试验的加快推进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销售,企业经济效益将实现持续提升,近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爆发式成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