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报告:生物技术行业回归“新常态”

2012-06-26 09:19 · Bonnie

安永新报告显示,虽然2011年关于生物技术行业的正面和负面信号都有,但经过3年的收入与研发生产力下滑期之后,行业增长已经回归“常态”水平,不过企业可能需要适应可用资金水平的“新常态”。

“安永2012超越国界(Ernst & Young 2012 Beyond Borders)”在6月19日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显示美国生物技术企业的总收入达到了588亿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12% ("Biotechs Need To Be More Differentiated To Succeed, E&Y Reports" — "The Pink Sheet" DAILY, Jun. 13, 2011)。2011年研发开支增加了9%,而2010年只增加了3%。美国企业共募集资金298亿美元,增幅达38%,主要是由于大型盈利性企业为了股票回购和收购对未清偿债务进行了再融资。过去4年里“创新资本”(由企业的非商业部门创造的资本)相对维持稳定,约为162亿美元,比2004~2007年少20亿美元。这份报告还显示,生物技术企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到的总资金被过度膨胀,Dendreon共发行债券6.2亿美元,Human Genome Sciences 4.95亿美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5.6亿美元。

安永全球生命科学行业主管Glen Giovannetti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这种新常态下,我们不能再指望资金水平能回到前几年的强势水平了。”

据安永第26份年度报告显示,虽然经济复苏,但由于2011年大型药企减产,生物技术企业的资金出入都可能会比较困难。2011年涉及美国和欧洲生物技术企业的兼并和收购交易数目增至57笔,而2010年只有49笔。而且,其中只有7笔交易的买方是大型药企。Giovannetti称,大型药企因其重磅产品面临专利失效和仿制药竞争而导致收入下滑,所以如今他们在资金分配问题上更加谨慎。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重新分配用于股票回购和支付股息。鉴于上述因素,用于并购的资金水平已经下降了30%。从去年的几笔交易中也能看出大型药企近期在并购问题上的慎重态度,不但减少了预付款,而且对价条款也更多地与销售额挂钩。

IPO吸引力下降

这份报告称:“生物技术行业不可避免地站在了新型业务和融资结构的最前沿。最近,许多新型结构都是以风险投资者如何有效撤资为中心,投资者希望在缺乏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时能以更加迅速且可靠的途径撤资。

Giovannetti称,如今IPO可谓是“喜忧参半”,成败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各家企业的自身条件”。他指出,如果企业资本流动稳定,达到了所有重要的里程碑,而且能拿出大量的数据,则能将IPO价格维持在健康水平;但是如果企业缺少这些要素,那么在IPO市场上很难获得成功。2011年,美国和欧洲市场共有16次IPO,共募集资金8.57亿美元。其中2.27亿美元是由生物技术企业Solazyme募得的。2011年IPO募得的资金总数低于2010年,2010年共筹集资金13亿美元。

目前,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风险投资者更愿意卖掉企业而不愿意走IPO途径。过去几年里,风险资金相对维持稳定,2011年私营企业共募集资金大约58亿美元,考虑到归入风险投资的资金数额比十年前有所下降,这应该是一个正面的信号。然而,安永预计风险投资者提供给生物技术企业的资金会逐渐减少,因为已经投给某些项目的资金开始枯竭。这份报告显示,来自风险投资者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更为成熟的生物技术企业而非新的投资项目;事实上,在北美和欧洲的3,0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中不足10%的企业拿到了风险资金总额的70%以上。

安永认为,生物技术行业要想通过创新求生存,就必须改变目前的研发模式。虽然大型药企与生物技术企业和学术界的合作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Giovannetti认为企业在竞争前领域应该共享更多的数据,确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尝试与医疗卫生网络开展合作,包括患者组织、技术企业和支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