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药企年报业绩喜人
随着2016年第一季度节点的到来,各大上市药企(上海医药、中国医药、华东医药、国药一致、白云山、丽珠、华东医药、哈药、天士力、国药股份、人福医药、华润双鹤、东北制药等在内的38家)陆续公布了2015年年度报表。
根据年报显示,2015年,上药全年营业收入1055.17亿元(2014年为923.99亿元,增长14.2%),一举摘得年报总营业额榜首,成为继国药、华润医药以后国内第三家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企业。
国药一致全年营业收入259.93亿元(增长8.51%)、华东医药全年营业收入217.27亿元(增长14.67%)、中国医药全年营业收入205.7亿元(增长15.19%)、白云山全年营业收入191.25亿元(增长1.63%)、天士力全年营业收入132.22亿元(增长5.21%)、国药股份全年营业收入120.78亿元(增长4.68%)、人福医药全年营业收入100.54亿元(增长42.58%)等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上市药企紧随其后。
对于在2016年第一季度末尾便公布自己年度报表的药企,业界分析人士表示,这说明了两大问题:
一是在经受了反商业贿赂、医保控费、药占比、二次议价等多重打击之后,医药行业的刚性市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二是优先公布年度报表的一般都是业绩较好且愿意提前拿出来展示的药企,既体现了自身实力,又扩大了企业影响力。
除年报总营业额上药居首,事实上,在净利润方面,上药同样以28.77亿元排在其他药企前面。据报告期内业务板块显示,上药生物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7.91%;化学和生化药品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3.31亿元,同比增长8.92%。
中药板块(中成药、中药饮片)实现销售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长5.26%;其他工业产品(原料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实现销售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2.06%。
报告期内,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产品达到24个,为上药净利润提供了可靠是业务增长点。天士力、上海莱士、白云山、信立泰、华东医药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另外,从增长幅度看,2015年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西藏药业的营业收入虽然有所下降,但凭借并购依姆多的海外业务和渠道等极大丰富了自己心内科产品线,使得其净利润增幅高达336.78%。
上海莱士在自己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扩大了并购,如2015年花费47亿元巨资收购了血液制品企业同路生物,并成功在2015年将自己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大幅提升,增长率分别达52.55%和 182.35%。
生物板块成药企救命草
尽管上述药企业绩表现喜人,但在已公布年报的38家药企中,营业收入方面,中恒集团(同比下降58.22%)、天目药业(同比下降36.28%)、佛慈制药(同比下降17.91%)、华北制药(同比下降15.87%)、东北制药(同比下降11.51%)、哈药股份(同比下降3.98%)、香雪制药(同比下降3.90%)、人民同泰(同比下降1.12%)、华润双鹤(0.29%)等10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占比逾25%。
深究上述药企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原因,不难看出,随着新医改政策红利边际效益递减,加上医保控费、招标降价、反商业贿赂等因素影响医院用药终端,从2011年开始,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增速逐年回落,目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而相关药企出现负增长,实属无奈。
同时,对比观察利润预增的药企,其基本都是业绩型或者并购型企业,以实业经营为主。而对于那些产品品类毫无独特性的普药企业或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的药企均难取得较好的业绩。
另外,引深到行业,其“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具有创新性、研发能力强、积极成功转型、资源掌控能力强等类型的药企有很大的发展机遇,而多数既没有战略目标且管理混乱、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应对能力差的药企便会逐步被市场弱化。
此外,无论是年报业绩预增的上药,还是出现负增长的中恒,其业务板块越来越关注生物医药类(包括生物检测),这也侧面证明生物医药成为投资热门。
其实,由于生物医药类属于创新型项目,具备引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作用和效应,往往能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如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可见生物医药有绝对战略性地位,未来必将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