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四大领域孕育投资机会

2015-01-05 06:00 · Baldwin

2014年,医药行业是行政干预减少、回归市场的一年。药品的定价政策、招标政策、使用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构成了行业的四大外力。2015年医药板块将严重分化,东北证券建议从新格局、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服务等四个新变化中把握投资机会。


2014年,对多数中国医药(15.73,-0.500,-3.08%)企业而言仍有过冬的感觉,增速下降、利润下降、营销乏力。尽管如此,坚冰破裂的声音隐隐能听到,药品定价和医疗服务两大领域的资源配置回归市场加速。

目前医药板块相对大盘的估值溢价率比年初大幅降低,但绝对估值仍处于最近两年的高位。在此背景下,2015年医药板块内部将严重分化,新格局、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服务四个新变化中酝酿投资机会。

行业回归市场加速

2014年,医药行业是行政干预减少、回归市场的一年。药品的定价政策、招标政策、使用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构成了行业的四大外力。

多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的管物价、管招标、管准入,让政府之手愈陷愈深。2014年,这只有形之手的钳制开始松动,各部委相继发布近20项政策变革行业发展,涉及儿童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子行业。其中,定价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办医的准入改革对行业发展影响重大。

定价政策改革方面,11月末,发改委《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医药行业协会,声明拟取消药品政府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并拟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集中招标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迹象。在新近推出的招标新政中,不少省份的“唯低价是取”政策开始转变,质量权重开始上升,分类采购的消息也开始传出。然而,相比价格政策改革的雷厉风行,招标的变革仍然没有明确的方向。

让人欣慰的是,药品价格改革的步伐依然在前行。11月,重庆和三明相继推出医保支付基准价的试点工作,若按病种定额支付的方式得以施行,这对集中招标制度或许是致命一击。届时,医院可以与药厂直接采购谈判价格,行政的干预将越来越少。

除药品政策变革外,医疗服务业也是高层推动行业市场化的一个方面。4月,发改委、卫计委、人保部共同出台政策,彻底放开非公医疗机构价格管制。6月,国家卫计委首次下发文件,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一些地方政府对推动民资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情则更高。7月,北京出台《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11月,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医生第一执业地点限制。

政府的热情也带动了非公资本的热情。自去年起,从金融资本到实业资本,各路资金开始马不停蹄地角逐于公立医院收购战场。武汉健民、昆明制药(0.00,0.000,0.00%)等诸多药企的投资方向明确指向医疗服务;万科、恒大等地产企业开始筹备自建医院;北京和睦家多家分院开张。年底,两家筹划多年的顶级民营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相继开张,为民资医院元年画上了完美注脚。增速放缓趋势难改

增速放缓趋势难改

2014年,医药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仍延续2012年以来的下滑趋势,这一趋势在今后数年内或难有改观。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所的数据,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在2008年为7864亿元,到2013年增长到21543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74%。虽然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拐点在2012年就已经出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速在2011年达到26%,之后逐年下滑,2013年为17.9%,2014年前三季度为13.3%,预计2014年全年增速在13%左右,相比于2011年,销售收入增速已经减半。

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时,利润增速则更不乐观。医药工业利润在2008年为841亿元,到2013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81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59%,略低于收入增速。但行业的利润拐点比收入拐点提早一年来到,2010年创下32.7%的利润增速之后,此后便一路下滑。2013年利润增速仅为17.6%,预计2014年全年增速12%左右。

行业收入增速放缓,主因是医院和零售终端两大销售渠道的增长较为缓慢。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所的数据显示,我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在2008年为4585亿元,2013年达到10985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40%。2014年前三季度终端市场规模为9331亿元,预计全年约为1.25万亿元。药品终端市场的销售增长拐点到来的更早。在2008年达到26.2%的增速后,最近五年一直在下滑,2013年为15.0%,2014年前三季度为13.7%,预计全年为14%左右。

医保控费、各地招标唯低价是取的原则和GMP改造费用,是行业利润增速下滑的主因。这三大因素迫使行业利润率快速下滑。医药工业利润率在2010年为11.7%,2013年为10.1%,2014年前三季度为9.6%,预计全年为9.5%左右。

四大领域投资机会

当前的医药板块已经延续了近2年的高估值状态,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医药标的仅靠内生性增长显然难以支撑高估值。

东北证券刘林认为,2015年医药板块将严重分化,建议从新格局、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服务等四个新变化中把握投资机会。

这四大机会是:从县级医院与基层药品市场的扩张中把握药品竞争格局重塑的机会;继续追逐智慧医疗新技术之风;把握医药电商对于传统药品流通模式的颠覆性机会;看好社会办医尤其是血透中心的民营化趋势。

首先,县级医院与基层药品市场扩张将重塑药品竞争格局。大城市三甲医院规模过大,诊疗负荷日益沉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近年来增长较快,但体量较小,且诊疗技术有限,无法承接较为复杂的疾病。随着县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市场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国家“大病不出县”政策逐渐推进,县级医院未来有望截留一部分到大城市就医的患者,县级医院终端药品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容。

县级医院市场以化学药为主,中成药为辅。近三年化药和中药所占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均为3:1。全国县级医院共有13个药物品种2013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7个为抗生素,2个为大输液,2个消化系统用药,2个为心脑血管用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市场格局与县级医院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销售规模前十大品类中同样主要为大输液、抗生素与心脑血管系统用药。

其次,智慧医疗肩负提高我国医疗体系运营效率的重任。智慧医疗虽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但可以大幅提高医疗资源的运营效率,缩减医疗运营成本,改善医患关系。智慧医疗可以应用于临床决策、医保支付、药物研发、诊疗流程、医患关系和公众健康等多个领域,牵涉到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保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医药研发企业、销售代理渠道和第三方机构等。

再次,医药电商将颠覆药品流通模式,这是医药商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革。医药电商领域的重大政策目前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药监局于5月28日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另一个是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卫计委和CFDA等于9月9日发布的《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

最后是血液净化服务民营化趋势带来的机会。2012年我国登记的血液透析患者人数为28万,腹膜透析患者人数约3.7万,从2001年开始计算,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数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和20%,腹透患者人数近年有加快增长趋势。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可能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预计至2023年,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人数可能将超过200万,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为目前血液净化市场规模的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