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助无锡批量复制“施正荣” 联想之星显身手

2014-01-26 18:49 · 联想之星

柳传志助无锡批量复制“施正荣” 联想之星显身手

与“联想之星”CEO特训班首批30位科学家弟子不同,此次柳传志的“门徒”是将近900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归国创业人员。这些人都是无锡“530”计划引进并在当地落户的海归创业者。

但内在却是一脉相承的:将具有商业敏感的科学家改造成真正的创业家,由他们自己把手中的成果转化为商品。

“相对于传统企业,高科技企业容易猝死”,柳传志说,在“联想之星”现有的实验基础上,“希望能在最大范围内促进科技创业”,包括和地方合作。

无锡成为第一站,是出于当地政府的力邀。

2006年5月,无锡启动了“530”计划,旨在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这个计划的初衷,是希望在5年时间中再引入30名“施正荣式”的科技创业家,实现无锡市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到先进制造的转型。

正好4年,落户无锡的海归科技创业企业已突破了900家,远远超过预期。

“数量是已经上来了。”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530”计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戴锡生的话或可折射出无锡市政府在其中的理性思考:“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未来5年能不能培养出5个或者10个像尚德一样的企业。”这才是评判“530”成败的关键。

无锡要批量复制“施正荣”

批量拷贝“施正荣模式”,这是“530”计划的初衷。

有人说尚德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源于施正荣选择了无锡;而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曾表示:也正是尚德的典型激励教育了无锡市政府,“帮助无锡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2006年4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视察无锡太阳能,当场对陪同的杨卫泽作出指示,要求无锡在全省率先引进留学归国人才,放大“尚德效应”。

尚德的故事如今已为人所津津乐道。

时间回到10年前,施正荣找到无锡市政府说要创业,但他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页商业计划书,他所要做的则是一个无锡市各级领导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产业——光伏。在来到无锡之前,他已经跑了国内几座大城市,都碰壁而归。

此后的故事是一切传奇的开端。无锡市政府主导为施正荣的尚德电力注入了600万美元的国有资金;在国有股东代表、董事长李延人和总经理施正荣意见不一致时,政府选择支持施正荣;而当尚德启程赴纽交所IPO时,政府选择了国有股退出。

“在尚德成功的过程中,政府扮演了投资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戴锡生指出,这也是“530”计划的核心:政府作为投资者介入科技创业者的早期项目,并在企业成功后适时退出。而公认的事实是,如无锡市政府般的“天使投资”是中国创业投资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530”计划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三个一百、两个三百”。所谓“三个一百”,是指市政府给与创业家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以及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宅公寓。后两者三年内免收租金。“两个三百”,则是提供不少于300万元的风险投资资金,以及产业化过程中不低于300万元的商业贷款担保。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530”的成效。2009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50亿元,比2008年增长14.5%;落户无锡的将近900家企业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这些企业中已经有196家顺利实现销售,其中15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其中“凤凰模式”的出现,为无锡市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借鉴。当年留美博士屈志军带着技术回国创业,和传统企业“凤凰画材”的资金结合而创办了凤凰半导体。“530”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戴锡生说,让传统企业和“530”创业者“自由恋爱”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这源于他经常收到传统企业家打来的电话:希望能够帮忙介绍好的“530”项目作为投资对象。

“很多传统产业里的民营企业家感到再走老路越来越困难了,他们也迫切需要转型,而‘530’企业给了他们希望”。
关键词: 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