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创始人邝子平:投资标准多是个人偏好

2014-01-26 17:25 · 启明创投

6月18日下午,启明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做客新浪VC人生,就其VC人生之路、启明投资法则以及创投行业前景和各位网友展开深入交流。

6月18日下午,启明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做客新浪VC人生,就其VC人生之路、启明投资法则以及创投行业前景和各位网友展开深入交流。

邝子平回忆起进入VC行业的时候,用了一个词“阴错阳差”,当时他原本是应聘中国企业的一个高管,和负责面试的投资人聊过后,发现VC很有意思,正好英特尔投资部有意寻找具有美国工作经验、熟悉中国市场特别是电信领域的投资人,于是邝子平“自投罗网”开始了他的VC生涯。

从英特尔投资部到启明创投,邝子平在VC行业已经沉浸了8年时间,他认为,VC行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分散,带来的好处是能够吸引许多海外资金,但又不会在集中领域造成投资价格猛涨。

而对于投资标准,邝子平则坦言更多是个人偏好,他对偏门独特的早期项目以及成熟的领先公司更感兴趣,而与某个团队或者项目接触时,更多是用“第一感觉”来评判,如果觉得有意思,则会花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来进一步沟通。

精彩观点:

- 海外LP(Limited Partnership,有限合伙)觉得美国经济形势不明朗,因此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特别感兴趣。但他们认为中国现在的投资价格高、资金有些过热,并关注A股的低靡。我们认为总体说来中国的基本面还是非常好的,基本要素仍然健康。

- 目前有许多在国内有名气企业做过高管的人出来创业,他们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这些人无论是成为创业者或者是创业公的高管,都能在企业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在投资行业里,投资准则更多是个人偏好。我比较喜欢两类,一类是早期项目,偏门独特的公司,另一方面是比较成熟、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的公司。看项目我通常看第一感觉,就像谈恋爱,我会给有感觉的项目30-60分钟阐述。

- 从我做VC到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行业越来越分散。刚开始集中在TMT行业,现在无论是消费、环保甚至传统行业的VC都非常活跃。这样的好处是在中国不断吸引资金进来,由于领域广泛,不会造成在集中领域里价格猛涨。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考新浪VC人生访谈节目,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到启明创投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先生,来到VC人生栏目的现场,就其VC人生之路,还有启明创投的投资法则以及投资行业的前景和各位网友做一下交流。下面有请邝子平先生。

邝子平: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到这边跟大家见面。

主持人: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加访谈,还可以通过手机新浪网关注本次聊天,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我了解到上个月底启明创投筹集了3.2亿美元设立第二期基金,这一个月您在忙什么?是盘算着怎么花这笔钱,还是寻找一些新的项目,还是休息一下?

邝子平:好多朋友听到我们募集资金的消息后,都问比较类似的问题,更多说是不是趁这个机会去休息一会儿了。刚好我6月份花了2个星期在美国,刚刚上星期回来。我们这边从2006年开始一直有这么一个传统,每年6月份我们都希望跟我们主要的几个LP沟通一下,到那边拜访一下。比较多的时候是我们开LP大会,他们到我们这边来,我们想也应该到他们那边拜访一下。去的两个星期,蛮有心得,一会儿可以聊一下,关于美国最近的经济状况,LP对于在中国投资的一些想法。所以,还是很忙,非常忙。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也很关注您个人经历,您曾在思科工作快6年,主要做的是市场销售和管理工作,其实做的成绩也是非常突出,但是这时为什么突然转型做VC?。

邝子平:这是蓄谋已久,到最后真正发生也算一个巧合。因为我最早期的时候是做研发的,在美国那边大公司也做过,小公司也做过。后来我觉得中国的机会不错,就跟着思科回到中国这边来做销售、市场这一块。

到了1999年底的时候,中国那时很热闹,包括新浪在内的互联网高潮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想,在大公司也这么多年了,在美国也干了这些年,回到中国也有6年时间。我是挺希望在那个时候有些转变,特别是想要到中国的这些企业里边真正扎下根做一番事业。

当时有一家国内的公司,是VC投资过的,后来也做得很成功,它们刚好那个时候希望找一些高管,因为这是公司里面一个很高的职位,他们的投资者就直接参与到面试,它的创始人CEO和另外两个投资方组成三个人的小组,来找这个人。我跟当时英特尔亚太的一位老总聊完以后,觉得投资这个事情也蛮有意思,我们俩也聊得非常愉快。刚好那个时候英特尔投资部也希望在中国这边大展拳脚,也希望找一个既有美国工作经验,又在中国有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电信这一块有经验的人物。所以,我就自投罗网,从面试要做中国这边企业的一个高管,阴差阳错就到了英特尔投资这边,也开始了我做VC的生涯。

主持人:您跟英特尔那边大概谈了多久最后定下来?

邝子平:这个很快,那时无论是招聘也好还是投资也好,相对都比较快,前后两三个星期时间就定下来了。本来我想过去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我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公司发功发热,但是另外一方面,通过做投资,能够接触到更多有意思的企业,过去的经验、教训也都能用上,想想也挺好,就跑过去了。

主持人:您过去以后,相当于开始另外一种职业,可能要重新开始。

邝子平:对。

主持人:这个时候会不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转型方面的一些不适应?

邝子平:那是肯定的,首先一点,过去自己的定位都是实干,有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去搞定,我自己搞不定,我要通过团队去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在身份转变以后,作为一个投资人,我开始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甚至今天我有时还在犯这个错误,虽然已经8年多,快9年时间,往往自己会把自己套到一个商业模式、商业计划里面去,想说如果我来做这个事情,我会怎么怎么做。所以,有些时候就会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但是现在我的角色是做一个投资者,这个企业是企业家去做的,不是我来做的,我不能认为下一步就怎么怎么做,怎么怎么做就OK了,这是不对的,必须要团队去实施,团队必须有它的想法。所以,这一点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也还都必须时不时要提醒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在做经营了,我是在做投资,顶多是我们这边能出力帮忙的地方就帮忙。很多我做VC的朋友会说这是一个教练的关系,我觉得这不是,谁教谁啊?互联网那边很多新兴的东西我们肯定教不了,我们只能通过我们过去十几二十年工作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大家沟通,当年我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做,你可以借鉴,当然你也可以不借鉴。如果大家都按照我当年那个做法去做,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好的新兴的公司。

风投行业适合小团队作战

主持人:您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做投资的乐趣?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让您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邝子平:这是潜移默化的事情,没有说突然哪一天回家说,我终于从一个经营者的角色转变成功了,就好像我当年去美国以后,我很多朋友讲你是不是晚上做梦的时候,用英文做梦,第二天回来说我英文学好了。做投资倒没有这么一个很突然的变化,说乐趣的话,第一天开始我就觉得有很大的乐趣,因为跟过去的做法很不一样,现在能看到很多很好玩的东西,天天都能接触到很新鲜的事情,很多新的想法,接触到很多很有冲劲的创业者。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

主持人:您在英特尔其实也是做投资,一做就是做了六年左右。

邝子平:对。

主持人:但您最终选择离开英特尔投资创办启明创投,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

邝子平:做VC不是由来以久的一个想法,刚才谈到怎么进入到VC这个行业。但是做VC以后,进入英特尔以后,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来做这个事情,这个应该说是蓄谋已久。因为总的来讲,我觉得做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是一个比较适合在相对小的团队里边,跟若干位的合伙人,做一个比较长期的事业,慢慢这样做下去。英特尔提供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平台,让我这边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也因为英特尔这个平台,英特尔能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但是总的来讲,作为我个人的兴趣,我今年45岁,到55岁的时候,我是不是还希望在一个大的公司这样的体制下面去做投资呢?我想不是。所以,在我进入英特尔一段时间以后,我就开始在想怎么样在未来一个适当的时候,也算是自己创业,创立一个风险投资的合伙人机制的企业,也是一个创业。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这边相信今天也有不少目前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新浪的许多网友在看我们这个节目,或者是现在在大公司里面工作的,我唯一一点忠告,一个人可以有你自己人生的理想,你可以把自己的事业做一个很好的安排。但是你每一天的工作,必须要把今天待的这个地方作为你准备待一辈子的工作岗位来做,这样才会有未来的理想。如果天天待在这边不好好做,就为了想方设法做下一步的东西,不但今天的事情做不好,下一步的宏伟计划也做不到的。

虽然我进入英特尔以后,比较早的时间就想这个东西,也跟一些朋友交流、探讨怎么有朝一日组建这么一个投资企业,但是我在英特尔这几年,我觉得还是问心无愧,应该说整个英特尔投资中国那六年的业绩也不错。所以,每年英特尔投资开它的CEO年会,英特尔投资的朋友很热心,每次请我去参加,这次去旧金山,刚好也参加了他们的年会,关系非常好。

主持人:我听说您当时创办启明创投,好像是直奔TMT行业。但后来又发生变化,目前启明投资的公司,我数了一下,有一半是零售业和医疗行业,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邝子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机会。第二,也是我们团队这边人员的组合,增加了不同方面的长处。从我本身的背景来看,TMT肯定是我自己比较驾轻就熟的。所以,在启明最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你必须要有一个着重点、专注。从这个角度出发,确实我们早期做的比较多的项目都是在TMT这边。陆陆续续我们第一波启明增加的力量是在医疗卫生这一块,在我们宣布第二期基金的时候也同时对外宣布了,梁颖宇小姐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她其实在第一期基金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我们的团队,还有另外一位同事,他们俩都是从医疗行业过来的,他们在启明大概快到一周岁的时候,开始组建我们做医疗卫生这一块的准备。所以,一期基金我们就陆陆续续投了一些跟医疗有关的东西。

2007年之初甘剑平加入我们,他本人过去投资过携程,他现在仍然在携程担任独立董事,他整个对消费类的产品,对连锁教育、学校、消费这些很感兴趣,在这方面比较有研究,他又领头开辟了这一块的业务。

我自己这边还是偏重于TMT上面多一些。虽然我们大家都会参与到不同的项目里,但是侧重点我会看TMT的多一些,甘剑平会看消费类的多一些,梁颖宇这边会看医疗卫生这一块多一些。

另外还有一位我当时创始的合伙人Gary,他因为在整个VC行业的经验很多,他在启明起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一部分时间他做他的项目。另外一部分,他也可以说是我们一个R&D部门,在我们研究怎么开始医疗方面投资的时候,Gary花了很多时间在里边。现在我们又开始研究我们如何去组织力量研究市场,去做环保类这一块的投入。所以,Gary现在又去领导这样的一个工作小组,他是走在我们投的实际项目的前面。大致上是这么一个分工。

主持人:您刚刚说您比较喜欢小的团队,现在这个团队大概有多少人?

邝子平:大概12、13位跟投资有关的同事。

主持人:这个团队主要的投资人,我也看到过中外的力量是一半一半,这在一些投资团队中是很少见的,我也看到媒体说这种中西结合的优势,说服LP会有很大优势。但是我觉得会不会也存在一些沟通或是本土化的问题?

邝子平: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经常在这个事情上面讨论,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尺度。

首先,VC这个行业越来越国际化了。我刚刚提到最近我去美国转了两周,现在去美国去谈跟见我们的LP,已经不是在谈很多中国基本面的东西了,大家都谈的很具体。在互联网领域,他们在美国看到的一些趋势,他们想跟我们交流,在中国的一些趋势,在TMT其它的科技领域,在环保领域,在医疗领域。所以,很多投资的概念其实在中国、在美国,都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差。所以,两边都有案例的分析能力其实非常重要。现在其实在中国也越来越多VC的企业也是这样。当然只有启明目前是真正中国和外国的人员共同在一块儿工作,大家其实都意识到信息的流通对做好中国的投资非常重要,这是第一点。

第二,总的来讲,在中国这边真正非常有经验去管理过或者是创建一个很大的国际性企业的人才毕竟还比较少,这会逐年改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在中国这边非常成功的高级的管理人才出来做VC这个行当,但毕竟还不多。你回头看一看启明和我们在西雅图这边的合作,他们派到中国这边跟我们共同挂启明的名片,在这边扎扎实实工作的这些合伙人,都是当年微软的高管,经常过来跟我们一块儿讨论案例、做事情的John,退下来之前是微软的CFO,CFO以前他是CIO,整个微软内部所有IT的东西都是他管的,都很熟悉。像微软这样一个大的IT企业,它是怎么去购买IT类的产品,这些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经验。能够很好地用起这个资源非常重要,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最后,启明这边能够在你刚才讲的一半一半比例,其实没有一半一半,绝大部分这12、13个人里,大概有10个是本土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也算一个。国外没有中国根底过来参与的大概是2位左右。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本地化的团队,而是我上面有三个老外的老大,每一个事情都要从中国宏观经济到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去从头解释的话,这个肯定做不好,这就跟我们现在这个是完全两码事。如果本土的同事能够单独做好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跟谁去汇报,跟谁去审批,我们只需要在能够互相用到互相资源的时候去回报,还是蛮不错的一种组合。

关注独特偏门的早期项目

主持人:6月份您去拜访了LP,有什么收获?

邝子平:第一感觉,美国那边总体来讲大家心情都不是太好,次贷危机包括汽油价格,这还不是指原油价格,是老百姓在外面加油时的价格破5块钱了,这对老百姓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事情。LP这一边,他们也都是觉得美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非常非常不明朗。所以,大家都对寻找回报更高的、更好的投资途径更感兴趣了。换句话说,对像中国这样的所谓新兴市场特别感兴趣。当然他们也对中国现在的投资价格,资金是不是有点太多了,A股的低迷,他们也都很了解,也都问得很具体。从我们这边来讲,我们总的来讲还是觉得中国的基本面是远远好于美国。所以,从做投资来讲,它的很多基本的要素还是很健康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您个人的经历和您的团队。下面我们聊一下您的投资法则,我了解到您最近是在做清科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的评委工作,这是不是启明创投找项目的一个方式?有没有在中间发现一些很好的项目去投资?

邝子平:这是我们非常珍惜的一个机会,在这些参选的公司里边,在过去几年都已经出了不少的企业。像你刚刚讲,我也做这个评委评了2年了。我最大的感觉是评地区届的时候,清科也请我们VC申报项目,大家都好像没有太大的积极性,VC总的来讲总是觉得好的公司自己掖着藏着。但后来第一年的评选,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公司上榜了蛮光荣的,第二年就很踊跃了,好的公司就生怕上不了,150个选50个,生怕进不了那150,进了150还要力争进50.前50个公司出来的含金量应该是比较高的。现在VC都很踊跃,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公司公诸于世。

主持人:那您看好的公司上榜了,会不会担不担心被人家抢走?

邝子平:我已经投资过的,就不怕人家抢走。

主持人:可是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投资。

邝子平:(笑)第二个感觉,VC对50强的认可程度增加,大家踊跃去申报公司。第三个感觉,我去年做了统计,99年、2000年、2001年那时做风险投资,绝大部分创始的企业家都没有管理的经验,很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

主持人:大学生创业的多。

邝子平:就算是海归,在那个时候都不会是已经在海外工作经验或者是创业经验的朋友回来创业。当然在这些创业者里边,也出现了很多很优秀的,过去没有很成功的历史,不等于他以后没有。所以,在这些创业的朋友里边,出了李彦宏,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去年有一个我感触很深的,将近一边的高管团队,不论他是CEO也好,反正在上面列出名字的,他们都曾经在一些有名有姓的不论是海外的或者是中国一些成功的企业,新浪也好,阿里巴巴也好,百度也好这样的公司,都做过管理的工作。不是做过小部门的经理,都是在中国这边比较有名气的企业,曾经做过副总或以上比较重要的职位,有一批这样的人出来创业了。这样的话,对整个这边创业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事情,它已经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或者是教训,有些是非常著名的失败例子,他也从那边学到不少东西。这些人出来,不论是创业的主要人员也好,还是创业者在创业以后马上就把他们请过去作为高管也好,对这些企业的健康成长非常非常重要。这一点不单是清科的这个评选的公司,在整个中国这些创新型的企业里面,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趋势。对创业行业也好,对我们投资也是好事,这样我分析起来也稍容易一点了,看张三,起码大概知道他原来在中国哪个企业里做高管,在我们的圈子里总还能打听到这位张三情况到底怎么样,李四又是怎么样,当年在那个公司里面他到底是做得很好,还是非常一般的一个人。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个现象。

主持人:听您描述,您似乎比较喜欢知根知底时去投资。我想起之前也有一些比较知名的VC说过,不投大学生,我想了解一下,启明这边投资的标准是什么?比如在投资的时候,您是更注重投资人、团队,还是投资一个项目?

邝子平:这一点我也比较坦白地讲,比较难说有一个启明标准。在投资这个行当里,我觉得更多可能是一个个人的偏好。所以,我自己的一些偏好,可能跟Gary,跟甘剑平的有点不一样。我自己比较喜欢做两类,一类是比较早期的,早期比较偏门。

主持人:偏门能举一个例子吗?

邝子平:比如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投了一个很早期的要在中国这边做二手车的公司,叫二度车,但是它偏偏不做最终用户的,只是做B2B这边,在网上做拍卖二手车的。我觉得这是蛮独特的东西。早期独特,这是一类。或者是比较成熟,已经在他要从事的这个行业里是比较清晰的领先者。这两种我都会做。比如我前阵子投的一个公司,它就在手机上面用玻璃做的照相机镜头。手机上大部分照相机镜头都是用塑胶做的,很少用玻璃做,因为造价太高。这个公司就有些办法,它能够用某种技术,用一个很好制造的方式,它的制造整套流程很多技术能够把价格做得很低,现在很多大的手机厂商就愿意去使用它。总的来讲,喜欢玩照相的朋友都知道,好的镜片总是玻璃的镜片,塑胶的很流行,是因为它的成本比较低。我做这两种比较多,要不就是奇奇怪怪很早期,要不就很成熟,已经在某个行业是领先的。

看项目第一感觉很重要

主持人:我有一个疑问,您其实也很忙,每天时间很满,这种独特得很偏门并不是经常被大家看到,您是怎么找到和发现这些项目?

邝子平:有几个来源,一个是中国这边整个创投行业还有创新公司的生态环境挺好玩,大家工作、娱乐和交友都混在一起,经常跟很多朋友在一起聊,大家经常聚会,不断发觉这些新的概念。所以,在平常接触里面发掘出来。另外,这些年,因为我是94年回到中国这边,这么多年苦心经营还是有人脉的网络,特别是很多IT领域,都是我在思科、英特尔的旧同事,或者是IT领域外围当年打过交道的公司,这是第二块来源。第三块,这么多年投资过的企业里边,也有不少很优秀的人才,他们有时是再创新,有时他们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最后一块,也是中国现在这边有一个很庞大越来越活跃的网络,包括清科,他们也都会带来不少好的案子。但一般很早期的不会从这些过来。

主持人:如果有些项目过来找您,您会花多长时间去评判,或者是花多长时间跟他们聊?

邝子平:一般第一感觉挺重要的。如果第一感觉不好,我不会再花很多的时间去论证为什么我感觉不好,是错的,我是应该继续去看。但是如果第一感觉是好的,后面会花很多时间去论证,这个感觉确实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投的企业。所以,就看是哪一步。也有很多朋友问,第一次见面你会花多长时间,怎么样才能跨过这个门槛,后面大家才会花很多精力做净值调查。一般大概在30分钟到一个小时,这样的一个时间里面,总得有点感觉。这些感觉可以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是因为生意的模式真的很新颖,听起来确实是蛮有意思的,能不能做成,能做多大,能不能赚钱,还不一定想清楚了,但听过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值得再花时间。或者是见了这个团队以后,他们过去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出来,做什么都可以,或者是有时候过去已经认识的,对他们也很尊敬 ,这样的人出来创业。所以,两种都会导致后面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主持人:您是发现了比较好的团队或者是项目都会投?

邝子平:对,有感觉的团队或项目,就像谈恋爱,初次见面的第一感觉如果好,就再约,下次再吃饭。如果第一次见面人不能让我觉得这个人是厉害的,或者是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个项目,我可能就不一定再继续了。

主持人:其实您个人比较喜欢投早期的项目。

邝子平:要么就很早,要么就已经很成熟。

主持人:我刚才跟您聊,了解到您的性格,估计您会花很多精力管理投资的企业,或者是参与他们的战略规划。

邝子平:我会花很多精力,会掺和到这个事情里,不叫管理。目前为止我感觉我比较受欢迎,也许这个企业家没敢跟我讲你以后少来点,我是比较喜欢多参与。一个确实是我还比较有责任心。另外,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干这一行。

主持人:想把它做好。

邝子平:不但是想把它做好,而且确实是想参与。

主持人:这会不会花您很多时间。

邝子平:花很多时间。

主持人:您现在时间主要是怎么分配的?

邝子平:我主要的时间分配分为几大块。一个是在我们已投的企业里,我大概是在6个公司的董事会上面,陆续也投了不少企业,每一家我都希望更多能够贡献自己力量。第二,看新的项目。第三,还有一定管理的工作需要做。包括跟LP的沟通,还有我们自己内部团队的建设,新增人员等等。所以,这三大块可能是主要的。

主持人:三块分别占的时间比重是多少?

邝子平:差不多每个都是三分之一。

主持人:您怎么形容您跟创业者的关系?如何与创业者融洽相处?

邝子平:总的来讲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第一点,一定要尊重人,我很强调这一点。我对创业者能够放弃其他的很多东西,出来创办企业,这么辛苦来做这个事情,很尊敬。所以,我跟他们都关系还是挺好的,但在工作这一边。在私交方面,我可能有点太保守了,私交方面我一般不大跟我们的创投企业的高管有太多私交的关系,反而跟我离开的企业有很多联系。总的来讲,做一个VC,我觉得我对企业这边要有责任,希望把他们做好。在VC投资这一边,我觉得我也有一个责任,如果这个CEO确实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在适当的时候该换人还得换人,天天没事跟人出去打场球,明天又出去唱个歌,后天又跟人家讲你要下课了,这好像是不大好的事情。一般来讲,我很尊敬他们、尊重他们,努力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该下一个决定的时候、下决心的时候,我还是会下决心。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我还有最后一个关于行业方面的问题,比如您在风投行业已经工作了8年,您觉得整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热点在哪里?

邝子平:这也是一个大话题,几点变化。第一,行业越来越分散。从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集中就是TMT,现在就像咱们刚才提到的医疗也好,消费类也好,环保类也好,很多,甚至传统行业都非常活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好处就是在中国不断吸引外资或者是吸引VC的钱进来的时候,由于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了,不至于造成在很集中的一些领域里边价格在那里猛涨,这是一个好的事情。

第二,我觉得创投的行业也越来越成熟了,因为我自己也是创投协会其中的一个理事,这些年也看到整个协会的会员组织各方面,人气越来越旺了,从业的人员也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从金融界出来的一些做PE的朋友,到现在也有创业者,也有职业经理人。所以,整个行业也是越来越健康。过去几年的退出,也是成绩很可喜的。只要未来咱们能够踏踏实实地继续去把工作做好,我是觉得如果我们再过八年,再有机会回到咱们这个直播室来见新浪的网友的时候,应该还会有更好的一个进步。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邝子平先生在这儿跟我们大家分享这么多观点,我也希望邝子平先生能够常常来新浪做客,跟各位网友多多交流。谢谢大家关注本次的VC人生的访谈。

邝子平:谢谢。

关键词: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