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已经过去了13年,如今全球的卫生总体状况如何?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10组关于全球卫生状况的最新数据,阐述了全球卫生状况,详述了全球和每一地区的主要死亡原因,并提供了世界各地130多种疾病和损伤的情况。
全球卫生状况的10组数据
1.1990年以来,全球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6岁,在2011年出生的婴儿平均可活到70岁—— 低收入国家约为60岁,高收入国家为80岁。出生期望寿命的匡算基础是所有年龄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在特定年份的死亡率;
2.每年约有7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如果获得了简单而又可负担得起的干预措施,比如纯母乳喂养、廉价疫苗和药物、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这些儿童的生命几乎都可以得以挽救。;
3.早产是全世界新生儿的主要杀手,每年有1500万婴儿(约为婴儿的1/10)出生过早(在怀孕37周之前出生并存活),早产并发症每年造成100多万例死亡。四分之三以上的这类儿童的生命可以通过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医护方式得到挽救;
4.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主要死因,全球每10名死者中就有3名由心血管疾病造成——可造成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过采用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并避免使用烟草,至少可预防80%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
5.2011年艾滋病毒/艾滋病死亡总数中,约有70%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就全球而言,死于艾滋病相关原因的人数稳步减少,从2005年顶峰时的220万例死亡减少到2011年估计发生的160万例。艾滋病毒检测和咨询覆盖面扩大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可及性也有提高,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仍有许多艾滋病毒携带者并不知晓其艾滋病毒感染状况。;
6.每天几乎有800名妇女死于妊娠和分娩并发症。孕产妇死亡率是可以显示贫富间巨大差距的一项健康指标,这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都是如此;
7.抑郁症等精神卫生障碍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残疾的20个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约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预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只有不到半数的患者能够获得适当治疗和卫生保健;
8.听力丧失、视力问题和精神障碍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这些障碍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计,但其中有许多很容易得到治疗,有些也是可以得到预防的。增进获得诸如助听器、矫正眼镜和白内障手术等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有助于人们过上富有产出的生活;
9.每10名成人中约有1人患糖尿病,全世界几乎有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该病通过空腹血糖升高得以衡量(≥126毫克/分升)。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心脏病和中风危险更高。自2000年以来,因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不断上升,在2011年达到140万例;
10.每天有近3500人死于车祸,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汽车拥有量的上升,预计道路交通伤害会有增多情况。需要采取强有力行动,改进道路使用政策并执行道路安全法规,扭转这种伤害和死亡数的上升。
这10组数据和我国情况略有不同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卫学院教授钮文异告诉记者,这10组数据反映了全球的健康状况,和我国具体情况相比,还略有不同:
首先,我国平均寿命现在已达到73.5岁,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寿命更高,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内平均寿命能再增长1岁。从解放初期人均寿命30多岁到现在的73.5岁,已经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足可以看出这些年我国在卫生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平均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这个指标高低的关键是新生儿的死亡。和全世界一样,我国也是通过卫生体系的完善和有效的治疗,关注母子的身体健康。现在我们提出“关注生命1000天”,就是关注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婴幼儿的健康,特别是贫困地区。对于新生儿的早产和孕妇分娩的危险,我国已经开始了对偏远山区计生和分娩人员进行培训,以降低母婴死亡率;另外,提高住院分娩的比例,落实产前5次以上的检查,也是降低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糖尿病在我国近10年呈井喷态势,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亿。它和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着相同的病理背景——“代谢综合征”,它们的健康风险因素都是饮食引起的,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的头号杀手。
再次,虽然在我国,艾滋病正处在快速增长期,但更严重的传染病是结核病、乙肝等。其中,结核病发病的绝对人数位居全球第二,仅排在印度之后。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健康教育。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它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超出想象。专家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精神障碍方面的患者总数将会上升到世界第一。
钮文异认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来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科学地管理常见疾病的风险因素,有效地干预和治疗。
钮文异呼吁,每个人都是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素养,胜过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