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宣传和普及预防治疗艾滋病的知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0年世界各地的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人,新感染270万人,全年死亡180万人。另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4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8万人。艾滋病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集体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HIV特异性攻击包括辅助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CD4+细胞,进行性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的发生,迄今尚未有根治的办法。
目前,抗HIV药物的设计主要针对HIV复制周期中的自带三个关键酶,即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以及HIV侵入过程。根据药物作用靶点的不同,分六大类, 即: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进入抑制剂(EIs)、整合酶抑制剂(IIs)和CCR5受体拮抗剂等。1987年首个抗HIV药物齐多夫啶(AZT)获得上市,它属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沙奎那韦则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蛋白酶抑制剂,1995年由罗氏开发并由FDA批准上市,在临床上与NRTIs联合治疗晚期艾滋病患者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不在本文列举),并由此开创了抗艾滋病治疗的联合用药时代。
蛋白酶抑制剂的机理是能可逆性地占据酶与底物作用的空间,使HIV蛋自酶不能与底物结合而水解相应的肽键肽,从而抑制新病毒组装时所需的功能性酶和结构蛋白的合成, 阻碍病毒的成熟。
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快速蔓延,促使抗艾滋病毒药物市场产销两旺。据统计,艾滋病药物的年销量增长率约在两位数。据了解,上述HIV药物为各大企业赚取了大量利润,有些品种更是年销售达十几亿美元。
PIs是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的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它的出现大大延长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寿命。目前,多数药物都已进口,但是价格昂贵,大多数患者望价兴叹。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它是立足我国当前现有的医疗资源,同时结合WHO和世界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抗病毒治疗指南,总结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尽可能为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免费提供长期抗病毒治疗,免费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免费治疗药物包含在NRTIs、NNRTIs和PIs三类中,其中PIs类的品种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商品名:Kaletra、克力芝)。
抗病毒治疗并不能治愈艾滋病,它是一种终身的治疗行为。由于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种类有限,如遇病情严重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的特殊治疗或用药,所需费用需要由患者本人负担。对于国内患者来说,多一些国内企业生产也许多一线生机,现在沙奎那韦和利托那韦都各有一家国内企业生产,而茚地那韦有五家企业生产。未来只有多一些政策扶持,多一些企业参与药物开发生产,患者才能用上实惠的药品,避免因病致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