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谦:揭示“衰老”的奥秘,甘做“摸象”的盲者

2017-12-05 06:00 · 李华芸

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长,老年阶段正在逐渐延长。衰老引起机体功能降低,然而,衰老通过什么机制对机体产生影响,换言之,衰老的机体内发生了什么,却鲜有人知。对心血管系统而言,心衰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最终结局。大量研究显示,衰老是心衰的重要诱因。那么,在衰老的心脏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范谦及其团队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范谦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

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心衰形成的主要原因。2012年,范谦及其团队研究发现,心衰的病理本质是心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衰老后的心肌细胞更容易产生凋亡,并进一步引发心衰的发生。在缺血等病理改变下,部分心肌细胞死亡,而剩余的心肌细胞的负荷逐渐增加,随之继续死亡。当剩余的心肌细胞不足负担起以全部的心脏功能时,就会出现心衰现象。研究一经发表,立即被衰老领域的研究者引用和借鉴,成为心肌衰老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

衰老是人生的必然阶段,那么是什么机制介导了衰老对心肌死亡的促进作用?范谦团队进一步对衰老的促凋亡机制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衰老可能导致人类心肌内活性氮介质(RNS),特别是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增加。ONOO-是一个重要的凋亡介导因子,它的增加导致了心肌凋亡的增多。这似乎从一方面解释了衰老的促凋亡原因。但是,真相远不止如此。

心肌细胞是“永久细胞”,它只会死亡,而很少再生,这一特征就导致心肌细胞成为人类抵抗衰老的最终“防线”。“千百年来,盲人摸象一直是片面的代名词。对于自然奥秘来说,我们都像是盲人。而盲人敢于伸手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这就像我们正在努力开展的‘科研探险’。”范谦自喻说。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范谦始终不渝坚守的信念。在范谦看来,作为一名心脏内科医生,除了努力探索、创新医疗技术,一定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心系患者,不惜一切地守护生命和健康,同时还要有勇挑重担的医者情怀,团结协作,不断促进学科发展,推动更多从业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让更多患者受益。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首先,要坚信你的人生方向是有价值的,值得为其付出时间和艰辛。其次,无论道路多么坎坷,有信念的医者自将视拯救生命为天职,并有一颗坚持到底的心。”近年来,基于衰老对心肌死亡的调控机制,范谦团队分别对衰老心肌内基因调控和蛋白表达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筛选出心肌内具有“衰老特异性”的差异基因,并对其中可能具有重要生理病理作用的未知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

结果是令人兴奋的。衰老引起心肌内许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和基因发生改变,这些蛋白和基因均可能成为未来抗衰老治疗的靶点。此外,他们的研究还显示,除了对凋亡的促进作用外,衰老还引起心肌内某些死亡抑制因子的活化。这一发现似乎暗示了机体内“衰老防御体系”的存在。随着机体的衰老,心肌更倾向于“死亡”。然而为了生命的延续,机体内存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防止心肌过度死亡的发生。虽然,总体来说,衰老促进了心肌死亡,但是这种调控是“双向的”,它既可能激活死亡促进因子,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抑制死亡的发生。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更是人口老龄化大国。范谦指出,衰老带来的不仅仅是医学问题,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利用科学手段发现衰老的原因以及它对机体的影响,是当务之急。

衰老是生命的最终结局,它对心脏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其机制的揭示是艰难并且繁巨的。无论是医术高超的专家院士,还是风华正茂的基层医生,他们传承着救死扶伤的信念,用责任与坚守诠释着人间大爱。预祝范谦医生及其科研团队在该领域取得进一步进展,为最终揭开“衰老的奥秘”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简介

范谦,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全国委员。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博士后。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冠脉介入治疗,每年完成冠脉介入手术例数近500例,对于慢性闭塞性病变(CTO)、钙化病变、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拥有丰富的处理经验。专攻于CTO病变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改善、老年心衰发生的分子机制、缺血后心衰发生机制及临床检测和基因治疗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累计影响因子48分。以负责人身份获得基金支持12项,其中包括国自然4项、北自然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交叉项目1项、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1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1项(学科骨干)、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基础合作课题(重点项目)1项、博士后奖励基金(1等奖)1项,累计金额350万。2007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