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麻醉简史1 拜神
图说麻醉简史2 催眠
图说麻醉简史3 放血
图说麻醉简史4 冷冻
图说麻醉简史5 醉酒
图说麻醉简史6 偷袭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
在虚拟世界里,有一座烤肠医院,这里有一群长着一副烤肠模样的麻醉医生。他们的日常是忙到飞起、脚不沾地,但偶尔也能坐下来耐心地给你讲讲麻醉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医生王猛笔下的“烤肠医生”系列科普漫画。
对付疼痛,有哪些奇葩招数
对于现代人来说,麻醉二字早已不陌生。但你知道在可靠、安全的麻醉方法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方式来对付疼痛吗?
在系列漫画《图说麻醉简史》中,王猛用烤肠医生的各种形象告诉大家,人类对疼痛的恐惧与生俱来。为了寻求止痛良药,古今中外的人们绞尽脑汁,比如神农尝百草、华佗的麻沸散、曼陀罗等。此外,还有一些脑洞大开的奇葩方法。比如,拜神、催眠、放血、冷冻、醉酒、偷袭、针刺、缩时等。
“这些‘方法’,要么不可控、不科学、不人道;要么致伤、致残。”王猛在漫画配文中写道。为了说明这些怪招有多么不靠谱,王猛还专门在漫画上写了调侃的话。比如,在“拜神”图上写“古人认为,疼痛是神对人的惩罚,拜神能解除惩罚”,在“催眠”图里加上“疼与不疼看运气了”,在“放血”一图旁写“大量失血,人能不昏迷么?”在“醉酒”图旁写“眼睛可能一闭不睁了”,在“偷袭”图旁写“醒来后可能不认识表了”,等等,让人忍俊不禁。
说完不靠谱的方法,接下来,王猛开始介绍现代麻醉的发展历程,从1842年3月30日美国乡村医生朗恩首次将乙醚用于手术麻醉并取得了成功,到1844年10月11日,美国牙医韦尔斯第一次将笑气用于拔牙的麻醉,再到1846年10月16日,美国医生莫顿在麻省总医院公开示范了乙醚麻醉并取得巨大成功。朗恩、韦尔斯、莫顿被后人并尊为现代麻醉奠基人,他们共同开启了麻醉发展史的伟大时代。
随后,王猛还画了几幅图来描绘麻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1847年1月,英国妇产科医生辛普森首次将乙醚麻醉引入自己的领域,一举开创了人类“无痛分娩”的先河;1924年麻醉科成立等。
创作《图说麻醉简史》系列漫画,灵感来自于今年3月30日的美国国家医生节,这个节日正是为纪念现代麻醉奠基人朗恩而创立的。作为一名麻醉医生,王猛深知现在很多社会公众仍对麻醉医学和麻醉医生不了解,所以,“何不趁此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呢?”
于是,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工作时间,王猛一心就扑在了《图说麻醉简史》的构思、搜集资料和创作上,终于完成了这个系列漫画。“其实画图不难,两三天就画好了,时间主要用在配文上。因为大家只看漫画是很难得到丰富的麻醉史知识的,所以必须要配文。但国内外麻醉史的资料都比较少,很难找,内容还要求必须准确,写作配文花费了很长时间。”王猛说。
烤肠形象从何而来
烤肠医生的形象开始出现在王猛笔下,是在2014年。说起这个形象的塑造,还要归功于他的女儿。
“那时候,我女儿喜欢做黏土手工,正巧有一天我们去公园,看到有人卖烤肠,我就说下次捏个黏土烤肠吧,这个比较简单。后来有一次在家里聊天,孩子说不能出去玩儿不开心,我小时候学过画画,有点儿基础,于是就画了一个戴着墨镜在海滩上晒太阳的烤肠形象送给她。这就是我的第一幅烤肠漫画作品。”王猛回忆说。
漫画画好后,王猛随手把它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里,没想到竟然引来不少评论。“大家都觉得很好玩,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接着把烤肠形象画下去,把它放置在更多不同的场景中。”
于是,逛街、旅行、名著、影视、诗词、体育……王猛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自然很快也就画到了自己的职业——医生上。他画手术台上的医生正挥汗如雨,画医生们想象着海鲜大餐却只能吃着盒饭的加班状态,画医生与病人之间交流的情景……漫画的细节慢慢也开始变化,从开始时随便找个笔记本就画,到找来专门的本子,画面比例、线条、色彩等也越来越讲究。
虽然没时间把这些漫画发在微博等更多社交平台上,更没精力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只能抽空发发朋友圈,王猛还是在医院里开始小有名气。
去年12月,医院举办第一届青年科普能力大赛,王猛获得了一等奖。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上,王猛又从数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
“现在大家对科普越来越重视,公众也越来越能接受各种新颖的科普形式。我在比赛中认识的医生,有把医学知识写成歌的,有做成视频的,都很有创意。尤其是医学科普,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更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王猛说。
展现医生的喜怒哀乐
到现在为止,王猛的烤肠形象漫画已经创作了200多幅,其中涉及医学内容的有30张左右。除了发朋友圈,王猛还开始在《生活与健康》杂志、约健康App和公众号上开设专栏,发表科普漫画。身边人常劝王猛多画一些,甚至可以自己开办个微信公众号,但王猛说“确实没时间”。
王猛常说,幸亏自己是个表达欲极强的人,否则可能根本做不了科普,因为医生实在太忙。他笑称“大部分北京的麻醉医生都不知道早晚高峰什么样,因为每天很早就来医院,很晚才走,每天工作时长至少12小时,而且这12小时里也是连轴转”。确实,在采访过程中,偌大的麻醉医生办公室空空荡荡,几乎没有医生能在座位坐足十分钟,常常是匆匆地来与病人家属谈话,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赶去手术室。
“所以这就是医生做科普一个主要问题——没办法保证持续性。对于麻醉医生来说,与麻醉相关的科普内容受众也比较小。再加上医学科学在不断发展,科普的医学知识也要不断更新,不能一劳永逸。而且,现在一些医学观点还不统一,如何保证医学知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也是个问题。”王猛说道,“医生花费十年甚至更多时间掌握的知识,想让公众几分钟内就读懂,这是很难的事情。不过好在现在医生对科普越来越重视,公众的兴趣也在增强,科普的途径和形式都更加新颖、便捷。这让医学科普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在“烤肠医生”系列漫画中,王猛不仅画医学知识,也画医生的日常生活。“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医生也是普通人,除了看病,医生也有喜怒哀乐。没治好病人,家属难过,医生心里也难受,有的医生甚至需要心理疏导。我自己也是医生,医生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很枯燥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热爱生活。如果医生的生活都没有乐趣,又怎么有动力将病人治好呢?他会积极治疗帮患者想办法吗?我想把医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展现出来,也是希望大家能对医生这个群体更多些了解,多些理解。”王猛说。
“只要有心,总能找到让公众感兴趣的科普方式。”王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