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六次肿瘤手术,他为何还坚守科研一线

2017-04-15 06:00 · angus

在做完第六次肿瘤切除手术之后,54岁的盛亦兵习惯了随身携带手提袋的生活——他的小肠被切得只剩下1.6米,这是保持身体消化代谢功能的最小长度,以致于他每天必须随身携带肠内营养液和肾造瘘引流袋。


在做完第六次肿瘤切除手术之后,54岁的盛亦兵习惯了随身携带手提袋的生活——他的小肠被切得只剩下1.6米,这是保持身体消化代谢功能的最小长度,以致于他每天必须随身携带肠内营养液和肾造瘘引流袋。

九年了。自从2008年查出“腹膜后脂肪肉瘤”,做第一次切除右肾手术后,这位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牧草学科奠基人、全国知名牧草专家每隔一两年便被推进手术室,重复着“刮骨疗伤”的过程。

他不知道这样无休止的手术是到此为止,还是未完持续。他说,“我要坚强地活着”。图个啥呢?

种地要拔草,可他却要农民种草致富

搞牧草出身的老盛,背负“生存”和“责任”,本身就像一棵野草,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顽强而倔强地生长着。

种地要拔草,这是农民兄弟的老观念。可老盛却要农民种草致富。很早以前,他就发现山东作为畜牧大省,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很大,在合适的地方种合适的草,对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但是,要教会老百姓种草并非易事。

为了保证种草农户的收益,减少雨季损失,老盛针对山东气候特点,最先提出苜蓿在山东第一茬应适当提前刈割的理念,以错开第二茬、第三茬恰逢雨季影响收获晾晒的问题,为山东苜蓿科学生产开辟了新的思路。为了赶在第一茬收割前试验、推广这一理念,老盛带领试验站成员到各地布点试验,到示范县讲解宣传。同事们说,在每年的3—5月份期间,他基本没在办公室呆过,多数时间在基地之间奔波。

但上天不公平。2012年春天,一次回济南的路上,盛亦兵突然大吐不止、脸色发白,几近不省人事。当时一块出差的同事吓坏了,催促司机赶紧往医院赶,好在治疗及时没有大碍。医生告诫他:手术次数太多,导致肠粘连引发的急性肠梗阻,必须要多休息,身体经不起折腾了。

他楞没听进去。

在中国,牧草是一个冷僻专业,精神和科研上的孤独会让人难以忍受。但强烈的信仰会支撑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在众生喧嚣中,老盛选择了这样的孤独,并为之坚守了31年。

老盛工作的前20年里,正值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困难时期,单位底子薄,经费不足,科研设施落后。牧草田间试验条件艰苦,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所里曾经一度发不出工资。

他每天疲惫地回到家,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也想做出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通向事业“无人区”过程中方法、手段、策略的调整,而不是放弃——他深爱着这片土地,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事业,甚至想“要饭吃也要搞科研”。

牧草业“天使”与身体内“魔鬼”的斗争

有人说,老盛是牧草业的“天使”,在一直与肿瘤“魔鬼”作斗争的同时,也为大地带来福音。

2008年8月,盛亦兵查出患有“腹膜后脂肪肉瘤”。为防止肿瘤细胞扩散,他的右肾被切除,并作放射治疗。这一年正值农业部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手术刚满一个月,老盛接到通知,国家牧草体系拟在山东设立第一个试验站——东营综合试验站。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早出晚归,东奔西走。

试验站建设与运行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里面涉及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出差安排、参加会议、体系调研、经费支出等诸多事宜。他深浸其中,乐此不疲。以致于在试验站运行的第二个年头,他体内的“魔鬼”又出现了。

正值筹建牧草示范基地的关键时刻,老盛决定推迟手术,直到主持完成示范基地建成仪式。每一点滴的进展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对一个病人来说,他是在透支生命。

2012年老盛再次发现肿瘤和肠粘连问题。两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会诊,提出保守治疗的方案,“不要再进行手术了”。但老盛予以拒绝,理由是:保守治疗就意味着长期在家休养,就等于提前让他与牧草事业告别,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患病前后的这些年,他似乎什么工作也没落下。作为山东省农科院牧草学科带头人,他那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代表着事业的高度,育成6个紫花苜蓿、大刍草等优质牧草品种则是事业的宽度;他打破了山东省没有自主选育牧草品种的历史,一次次让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牧草“满身是宝”,它们草质柔嫩、产量高、再生力强、优质蛋白丰富、磷钙及维生素类适量。老乡们说,老盛就是一颗坚强而优质的牧草。

关键词: 肿瘤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