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一名科学家的人文医学使命

2017-03-27 06:00 · 李华芸

张明徽认为,医学传播首先是传播知识信息。如果患者得了重病,在他们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再加上大部分医生也不具备把复杂的疾病讲清楚的能力和条件,就造成了医患矛盾重重的现状。所以,医学传播要让有需求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和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张明徽正在观看一名肿瘤患者的CT图像。清华大学供图

除了医疗技术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如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等。而且,心理学干预和社会医学干预所发挥的力量,有时候甚至比医学技术干预还要大,而这恰恰是中国医疗行业或者医疗体系里严重缺失的。

2016年,某主流媒体介绍了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的NKT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的突破性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迄今为止,已有近百位肝癌、肺癌、胃癌、前纵隔肉瘤等患者接受这一治疗技术,多位患者生存期超过四年。自此,这位低调的科学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突破肿瘤治疗,发现NKT技术

张明徽本科为医疗专业,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和免疫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生物医学研究普遍薄弱,免疫学领域也缺乏开创性研究。秉持着“科学家的使命就是开拓创新”这一信条,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张明徽开始了免疫学基础研究,并选定“免疫微环境及免疫细胞的可塑性”这一全新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经过十年攻关,2004年,他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免疫学权威杂志《自然—免疫学》上,开创了国内免疫学的新纪元,对国内的免疫学研究者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2004年,张明徽受邀加入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他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他认为,肿瘤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而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放化疗等,仅仅是试图把肿瘤切除或杀死,并没有真正从免疫学基础上找到疾病原由,治标不治本。他坚信,只有用免疫学的方法进行干预才可能治根。

在长期研究中,张明徽团队终于发现了免疫系统中抗肿瘤的“特种兵”——CD8NKT细胞亚群。这种细胞在人体中非常稀有,但经过特有的扩增和激活手段,便可以在体外形成上千倍的扩增,并用来给患者回输对抗肿瘤。这种细胞对肿瘤显示出强大的杀伤活性和广谱性,效率是其它免疫细胞的数十倍。

“十年磨一剑”,从2004年到2014年,张明徽又将NKT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临床试验,并展现出了这一医疗技术的强大生命力。“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受益大众,这是一名科学家的人文使命。未来十年,我想让这项技术惠及大众,让更多人受益。”他说。

传播医学知识,化解医患纠纷

在中国现实的医疗环境下,对于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新的医疗技术、化解医患矛盾等问题,张明徽有过积极的思考,也付诸了实践。

2015年,张明徽开通了“清华细胞治疗”微信公众号,用通俗的语言将平日与患者交流的深奥医学知识写成科普文章,发布在公众号上,以解决患者对医疗新技术知之甚少的问题。

以前,患者进行医疗咨询时,张明徽一般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将肿瘤学、免疫学、肿瘤综合治疗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讲清楚,但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方式,患者预先阅读科普文章后,张明徽只需花上五到十分钟,就可以结合病例讲解,患者也能很快明白,积极配合治疗。在这种情形下,既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此外,张明徽认为,医学传播首先是传播知识信息。如果患者得了重病,在他们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再加上大部分医生也不具备把复杂的疾病讲清楚的能力和条件,就造成了医患矛盾重重的现状。所以,医学传播要让有需求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和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传播不限于此,另外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医学理念的传播。如果患者对医学的理念不理解,自然会把医疗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买卖。所以,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现代医学理念的传播是极其重要的。

探索社会医学,创新医疗模式

张明徽在研究中发现,除了医疗技术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如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等。而且,心理学干预和社会医学干预所发挥的力量,有时候甚至比医学技术干预还要大,而这恰恰是中国医疗行业或者医疗体系里严重缺失的。

所以在张明徽看来,未来NKT技术要推广,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医疗系统现状。他甚至提出了未来新医学要从生物医学往社会医学转变的观点。

对于“社会医学”,张明徽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医学不仅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更是一门集科学、心理、人文、哲学、逻辑学、医术甚至宗教修行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但是在面对肿瘤综合治疗时,张明徽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那就是我国治疗技术并不落后,但国内供需矛盾复杂,特别是在一些大医院,癌症治疗很难形成多学科综合诊治,更不用说社会医学因素的干预了。

“我们正在努力尝试创立一个大型肿瘤中心,实现癌症的综合治疗。”对于上述问题,张明徽努力摸索着解决办法。

张明徽说,大型肿瘤中心包括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形成综合团队,未来的医生类别将以病种来划分。肿瘤学的全科医生既要懂手术也要懂放化疗等,从技术层面解决多学科会诊难题。

“同时,我们将免疫治疗融入传统治疗,就是在传统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中,把免疫治疗的干预融进去,让免疫治疗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张明徽说,免疫治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未来还会产生免疫治疗专科医生,这一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尚属开创性。

此外,癌症综合治疗还包括社会医学的干预,并将培养专门的医疗志工进行人文关照。

“在传统的医疗行业,医生与护士只是从技术层面与病人交流,谈不上人文关照。如果没有体验过同样的噩梦,没有感同身受,就无法保持一颗同理心,肯定是很难沟通的。”张明徽说。

这条“让科学惠及大众,创新现有医疗模式”的道路注定困难重重,但张明徽却对此充满了信心:“我从不认为世间有什么难事,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