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诺”一年来,屠呦呦在忙什么?

2017-01-15 06:00 · wenmingw

1月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诺”一年来,屠呦呦现在最关心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和临床疗效。


1月9日,大家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表示祝贺。

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率先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青蒿作为抗疟首选药物并发现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青蒿济世,中国医药为世界健康谋福祉

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老药”产生抗药性使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带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抗疟新药科研组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到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反复摸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千多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受到了启迪:用乙醚在低温提取有效成分,第191次实验终获成功。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说,正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重获新生。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事务负责人特希迪·莫蒂称赞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对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带来巨大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两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脚步不停,心系青蒿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2015年获得“诺奖”后,屠呦呦对记者这样说。摘得“诺奖”一年来,屠先生对青蒿素还有怎样的牵挂?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个月前,屠呦呦拿出了100万元捐献给母校北京大学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中医药科研事业,坚持做研究。“我希望能有青年科研工作者把接力棒传递下去。”屠呦呦说。

青蒿素抗药性问题、青蒿素拓展适应症研究仍让如今已87岁高龄的屠呦呦放不下。“我最关心的是临床疗效。”屠呦呦屡次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全面挖掘它的潜力,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

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说,日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研发已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批件。“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抗霉菌作用也在我们研究之列。”廖福龙对记者说。

让“青蒿素精神”生根开花,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重大意义何在?下一个屠呦呦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认为,屠呦呦及其团队体现出的是一种“青蒿素精神”,即传统中医智慧经验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把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与敬业精神相结合。治病救人、解除病痛,在屠呦呦团队数十年的青蒿素研究中,从发现青蒿素衍生物到研制新药的一系列科研创新也正是“青蒿素精神”的生动写照。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界相关专家在谈到屠呦呦此次获奖时表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照亮原创性成果的前路,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做出贡献。

“‘诺奖’的大门已经打开,更多中医药创新的世界级成果会涌现出来。”张伯礼对记者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抗肿瘤、治疗代谢性疾病以及中药复方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