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83.6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社会对“中国论文重量不重质”、“唯SCI论”的质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副所长武夷山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质疑。
质疑一:中国科技论文重量不重质?
回应:论文质量和影响指标的提高速度明显大于论文数量增长速度
“我承认中国学术界有急功近利的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垃圾论文,但是评价我国科研水平,要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副所长武夷山说,中国在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中占据10%的份额,的确说明中国的科研工作水平有了相当的进步。“十一五”结束年的2010年度与开端年的2006年度相比,我国SCI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19%,而全世界SCI论文年均增长率仅为4%;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年均增长率30%,而被引用次数排名在中国之前的所有国家年均增速都没有超过11%。同时,高被引论文数量也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论文质量和影响指标的提高速度要明显大于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
质疑二:强劲的科技投入是否带来高水平的产出?
回应:中国追求科技发展质量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研究显示,科研论文产出达到峰值需要8年以上周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对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投入。2010年我国R&D总经费规模达到全球第三,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R&D研究人员总量全球第二,占全球总量的18%,大大促进了我国学术创新和成果产出能力的提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潘云涛说,“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在各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的相对影响力(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之比)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其中数学、地质学、有机化学、电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土木工程、兽医科学等领域的相对影响力呈持续增长态势,它们在2010年的相对影响力接近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公众容易对于篇均被引次数的世界平均值有误解,认为它是个低值。其实这个世界平均值是由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如美国等)的水平决定,代表的是较高水平。就连日本这样的科技强国的篇均被引次数目前也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可见这个平均值不代表着低水平。” 武夷山强调。
另一方面,武夷山认为:“科研质量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急不得。”
中信所通过对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00多个研究团队所发表论文的统计,发现这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从开始前期研究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算起,到科研论文产出达到峰值,也就是科研成果集中涌现,平均需要近8年时间;而从科研论文产出达到峰值到其研究成果取得广泛认可而获得国家科技奖,平均需要约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发表第一篇论文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平均需要14年时间。
质疑三:中国科研评价存在“唯SCI论”倾向,应该取消SCI统计?
回应:“把科研体制中存在问题归罪于SCI,有失公允。”
近年来,有科研单位以SCI论文数量考核科研人员,或对SCI论文作者予以重奖,因而使得一些人对SCI的统计工作产生了某些质疑。
“我认为SCI和GDP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不能因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唯GDP’的偏向,国家统计局就取消对GDP的统计。同理,把科技界存在的浮躁、弄虚作假等问题归罪于SCI这个工具,显然有失公允。使锤子砸到了手,不应该怪锤子吧?” 武夷山反问。
其实,中信所一年一度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时,也试图更突出论文质量指标。据介绍,从2003年起,该所在发布统计结果时就把论文被引用次数排行榜置首,论文数量榜排在后面。2008年,该所提出了“表现不俗的论文”概念,就是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的世界均值划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一般水平的论文。提出这个新指标,就是为了激励高质量论文。2011年发布的统计结果第一次取消了国内研究机构或大学的论文数量排位,而只公布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排位。
“当然,不是说论文的数量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只是发出一个信号,希望大家更注重抓论文质量。”武夷山说,其实,中国有些高校如北大、清华早已淡化对SCI论文数量的考核。
中信所所长贺德方也曾明确表示,中信所不主张、不赞成简单化地仅以论文数量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