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泰医疗科技自创立到现在确实经历了很多,雷泰医疗总经理李红雨表示,在姚毅博士的带领下,要把雷泰打造成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跟上放疗产业最新的技术,把最先进的技术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最经济的成本推向市场,而且做出自己的特色。
生物探索:姚毅博士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团队,如何平衡国内和国外的工作重心?
李红雨:姚毅博士是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时间在国外。因为放疗系统这个行业发展太快,如果长期和最前沿的技术脱节,就很难指导公司的创新道路。而且在海外,姚毅他还有一个创新团队,需要管理那边的工作,同时还可以接触到高端的技术人才,最近我们一些新的Idea都是来自于跟美国其他创新团队整合碰撞出的火花。创新团队回国后,需要保持与世界前沿技术的同步,才能把中西方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生物探索:您之前第一次创业是在1999年,苏州雷泰成立于2010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机进行二次创业?
李红雨:我1999年和先生(姚毅博士)回归进行第一次创业,后来遭遇一些坎坷。2007年退出之前的公司,接着就去了美国。直到2009年之前公司的官司纠纷改判后,我们又有了新的回国发展的愿望。当时适逢苏州政府介入,我对苏州政府印象很好,政府的工作人员非常敬业,了解企业的困境并给予温暖。其实我们当时很寒心,第一次创业搞了10年,最后清了零,一切要从头开始,对中国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心灰意冷。后来苏州政府开导说,像我们这种情况很适合二次创业,要坚信国家和政府都在改变,苏州这片热土适合进行二次创业。我们来了苏州之后,更加坚定我们做了正确的决定。苏州的政府各级都有很强的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这样我们可以腾出很多精力想发展,不用纠缠于人际关系方面。
生物探索:姚毅博士很喜欢创新,像国外这样的环境可能会更适合姚毅博士发挥,为什么会选择回国?
李红雨:姚毅之前是国防科大毕业的,是非常正统的军人,就抱着一颗爱国心,想着如何报效祖国。出国掌握了一门技术回国后就找到中科院。但由于当时国家的大环境,我们走了些弯路,也遭遇一些挫折,当然这也是企业成长的历程。所以我们应该想如何适应环境,而不是抱怨。现在很多海归应该调整心态。到现在我们这个年纪,更加懂得平衡,我觉得真的有技术,还是应该回国发展,才能真正做强做大,做成我们的事业。在美国,华人再强,还是很难融入正统体系。
生物探索:现在国内放疗设备的行业发展如何,雷泰占据的市场份额是?
李红雨:雷泰新的起步得到了放疗产业广泛的认可,因为雷泰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行业内是众所皆知的,我们能够重新在中国放疗产业爬起来,我坚信第二次会比第一次好。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雷泰至少占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觉得至少我们能够代表整个国家,整个产业。在放疗产业,真正投入资金搞研发的屈指可数。多数的做法是做代理商,把别人的产品引进来。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力度进行研发除了国营企业新华,就是雷泰,我们应该为此自豪,我们把产品做好,不是赚我们老百姓的钱,而是挤入世界行业进行竞争,从中分得一块蛋糕。
生物探索:sphereknife球面刀放疗系统和现有的放疗系统相比,有何优势,何时能够投入应用?
李红雨:sphereknife球面刀放疗系统是全自动的定位系统,病人从开始治疗到结束治疗,都是一体化的过程,过程中病人无需调整。通过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病人治疗的精度。sphereknife球面刀放疗系统是一个四维治疗方法,它是非共面照射系统,国际上还是共面照射系统,这点是我们的创新和优势。而且我们雷泰的特点是把最复杂的技术简单化,实用化。球面刀放疗系统初估计在两到三年投入应用,我们现有的产品已经上市,雷泰最大的优势是有现有的技术,但是并不满足现有的技术,我们还在思考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这样可以保证我们企业不断有新的技术注入,企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生物探索:雷泰医疗也经历了很多,未来它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李红雨:雷泰自创立到现在确实经历了很多,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新放疗产业最新的技术,把最先进的技术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最经济的成本推向市场,而且做出我们的特色,我们的产品做出来和进口的大厂家相比,要丝毫不弱。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是需要一些企业去挑战的,如果高端医疗器械这个产业被国外所垄断,这对于国家、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虽然挑战高端医疗器械这个产业过程会很艰难,但是总得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