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精英回流中国,引行业发展热潮

2016-09-23 06:00 · wenmingw

中国的生物制药精英正从硅谷回流到上海 “只要有一小部分成功,就足够了。少数几个赢家将通吃一切” 。


2001年的一个周六,十多个海外华人在圣何塞聚会,一边品尝精酿啤酒和蒜蓉薯条,一边交流关于药用蛋白的心得,分享职业建议。此次聚会由两个来自武汉的朋友组织,20世纪90年代,还在读研究生的他们相识于湾区。15年过去了,这个圈子中已有很多人回国开创事业。曾经的非正式社交圈已经发展为一个名叫百华协会(BayHelix)的行业精英组织,成员包括300多名活跃在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高级管理人士。

在中国,这些从海外归来的人才被称为“海龟”,他们利用在美国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和流经中国的亿万风险资本,创建或者资助医疗保健初创公司,撮合交易,就是希望中国能推出自己的原创畅销药。关注中国市场的风险基金启明创投(QimingVenturePartners)的主管合伙人梁颖宇(NisaLeung)称:“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梁颖宇曾就读于斯坦福和康奈尔大学,过去10年,她牵头完成了对50多家中国医疗保健公司的投资。据ChinaBioConsulting称,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商业投资总额超过了3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0%。

据艾美仕医疗信息研究所(IMSInstituteforHealthcareInformatics)称,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花在药品上的支出将达到1900亿美元,而去年的预估数据为1150亿美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培养本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佼佼者。制药和生物科技初创公司不仅可以享受税收激励和租金补贴,其产品还可以获得监管机构的快速审批。总部位于上海的药明康德(WuXiApptec)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革称:“我们正处在中国的一个临界点上。我个人认为今后还有10到20年的快速增长期。”

2000年,李革放弃了总部位于新泽西的制药公司Pharmacopeia百万年薪的工作,回国创办了药明康德。刚开始,他不得不凑和着请了一家厨房设备生产商帮他建造实验室,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具备资质的供应商。现在,他手下有1.1万名为其他制药公司做研究并评估临床数据的科学家。这家公司正在向制药领域扩张,旗下有一个风险资本部门,投资于美国和中国的初创公司。去年,李革将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药明康德私有化,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让它重新在中国上市。

从某些方面来看,中国制药公司与美国同行相比享有一定的优势。梁颖宇称,在美国,一种药品的上市可能要耗费40亿美元;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更接近5000万美元。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这些公司都面临重重困难,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处于研发阶段的药品能够真正上市。百华协会的主席金克文(KewenJin)称:“我能料想其中的许多药品都不能成功上市。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性。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成功,就足够了。少数几个赢家将通吃一切。”

这些竞争者当中包括再鼎医药(ZaiLab),这家成立仅两年的上海公司获得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SequoiaCapitalChina)、启明创投和其他基金投入的大约1.4亿美元资金。再鼎医药关注的领域是抗炎疗法和肿瘤药物,创始人杜莹(SamanthaDu)回国前供职于康涅狄格州的辉瑞公司。杜莹表示,虽然现在是蓬勃发展的时期,适合创建一家“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医疗保健企业,但中国还需要积累大量科学知识才能和美国竞争。最终,这可能取决于是否还有更多海外精英追随杜莹的这条道路。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称,在2014至2015学年,中国留学生占美国所有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百华协会的联合创始人杨青(SteveYang)曾在阿斯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工作过,现在是药明康德的首席运营官。他把这个行业的许多高层流动者比作DNA双螺旋,他们将在美国研究生院和硅谷搭建的人脉进行组合、再组合,现在以企业家的身份回国。提到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时,杨青说:“在中国,我们有句古话,‘路遥知马力’,所以幸好我们从2001年年初就开始行动了。”

总之中国制药市场规模庞大,当前政策利好,吸引制药业精英回流,去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吸引的投资猛增70%,逾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