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首富,科学狂人,投机商人,抗癌斗士,这些都是他

2016-08-02 06:00 · 李华芸

近日,NantHealth公司宣布与犹他大学合作,开展了一个名叫“Heritage 1K”的研究项目,研究会对至少1000名有家庭遗传病史或罕见病史的人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意在通过NantHealth提供的分子测试揭示这些病症的遗传特征和药物反应。


近日,NantHealth公司宣布与犹他大学合作,开展了一个名叫“Heritage 1K”的研究项目,研究会对至少1000名有家庭遗传病史或罕见病史的人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意在通过NantHealth提供的分子测试揭示这些病症的遗传特征和药物反应。

要是说起NantHealth,就一定不能忽略它“背后的男人”——黄馨祥(Patrick Soon-Shiong),黄馨祥曾因“最富有的医生”这一名头为大家所熟知,他也当之无愧可以说是资本界的一个传奇。

第一桶金

1991年,黄馨祥走上创业之路,他贷款买下了一家仿制药公司,改名为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ners(APP)。公司的产品之一就是由他研发的,纵横肿瘤治疗界10余年的Abraxane。Abraxane在当时也不算是一枚新式武器,是由于黄馨祥观察到许多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被癌细胞不断消耗,于是他就想到了用蛋白质包裹治疗药物紫杉醇(Taxol),这样肿瘤在吞噬蛋白质的同时也会吞下药物,毫无防备的就被杀死了。


虽然被权威的肿瘤学家认为是“新瓶装旧酒”,但是Abraxane还是在2005年时通过FDA认证,用来治疗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短短3年后,APP以56亿美元的身价卖给了德国的医疗公司Fresenius SE,而从APP剥离出来专门开发Abraxane的公司Abraxis BioScience则被新基公司在2010年以30亿美元收购。

第一桶金的获得让黄馨祥成功从学者转型为商人,尽管业内许多人对他的作为都表示质疑,但是他确实是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所走的投资路线也与人不同,在2010年,他的“Nant商业帝国”开始运作起来。

“Nant”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NantHealth呢,就是这个帝国的一个“归属国”,黄馨祥将这个总公司命名为NantWorks,公司成立于2010年,然后黄馨祥花费10多亿美元收购了各种技术相关的公司以及一些研究项目,整合成了10家子公司,除了NantHealth,还有NantCell、NantStudio、NantMobile等等。


NantWorks的子公司(图中无NantKwest公司)

NantHealth公司旨在解决从家庭,到诊所,到医院,到保险等连成一个整体实现健康信息共享。他们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大量收集患者的诊断数据,对病情进行跟踪,提供个性化的给药方案。

公司花了10年的时间开发了CLINICTM系统——一个医疗数据管理的云平台。这个平台是目前唯一的综合性的、商用临床癌症平台,平台使用的分子检测手段称为GPS CancerTM。这里的GPS指的当然不是全球定位系统,而是基因组蛋白质谱——genomic proteomic spectrometry。它需要对患者进行全基因组(DNA)测序和全转录组(RNA)测序,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在患者体内寻找蛋白质分子标记,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癌症治疗药物有抗药性,通过搜集到的信息,与云平台内存储的信息的比对,医生就可以帮助患者制定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而医生和患者之间还要依靠evitiTM平台,平台搭建的目的在于为肿瘤临床诊断提供决策支持。eviti平台包括三个应用程序eviti Advisor、eviti Advisor Enterprise和eviti Connect。eviti Advisor将近13000名40岁以上的患者检验结果以及2500+的癌症治疗方案存储在一个“数字图书馆”中,可供患者查阅。很方便的一点是,医生可以将患者的情况以及治疗建议直接记录入电子病历(EHR)中,患者在网上就能够进行查询然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eviti平台是如何运作的

eviti Advisor Enterprise则是面向医生和检测方,如果需要面对面的治疗的话,他们可以选择治疗的时间、地点,并且对治疗的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对治疗方案的投放上,平台能够识别该种疗法是否有“实践者”,按照有实践者优先的顺序进行投放。

eviti Connect,connect意为连接,连接医生和患者,一是为面对面的治疗提供网络预约,医生的诊断和处方对患者是透明的,如果患者不满意,可以申请退还治疗费用。二是通过“eviti code”的机制来记录医生为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每一次治疗都有据可循,一旦发生纠纷,在处理和索赔上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目前在美国,已经有超过75%的癌症治疗使用了eviti平台。随着参与测试的患者的持续增加,在平台上实现数据的积累,在日后的治疗中,有更加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供参考,这也是医疗与大数据的一个结合方式。

医学界“曼哈顿计划”


2014年,黄馨祥带着他的“医学界曼哈顿计划”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曼哈顿计划宣称会推出《星际迷航》Tricorder式的手持多用途仪器。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构想出这样一幅场景:一位癌症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为患者抽取血液样本,提取DNA,然后通过一个超快速专有网络即时分析并将数据收集存储。几分钟后,计算机给出用药方案。患者回家后医生利用同样的技术进行实时监测,院方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各种疗法和药物疗效,并在全国的医院中进行对照。

这样的看病过程不需要钢笔、纸张和病历夹,完完全全是“未来诊所”的一个理想模式。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愿景,黄馨祥踏上了“收购之路”,他收购费城的Eviti公司(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evitiTM平台的母公司),他们与保险公司合作,能保证医生不会开错药(开错的药话保险公司需要为此买单)。公司聘有30名肿瘤学家和护士浏览最新医学期刊,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

然后还收购了佛罗里达州为医院设备与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联网的iSirona公司。他们声称能够整合包括脉搏血氧仪、血压监测设备和体重秤在内的6000种不同医疗设备及所有主要医疗服务供应商的数百种诊疗软件和财务软件。

除了收购公司外,高新技术也在他的“买买买”范围内:可让医生在移动设备查看CT扫描图像和核磁共振图像的工具Qi Imaging;售价80美元的药品GlowCap,患者服药时间一到药瓶可以自动发光,打开瓶盖后医生便可知悉等等;一亿美元收购并改造了美国政府高速计算机网络National Lambda Rail,实现所有数据能够从一地迅速传输到另一地(当然这些都是为他的NantWorks所用,如我们前文所说“收购了各种技术相关的公司 以及一些研究项目,整合成了10家子公司”)。

曼哈顿计划最大的噱头在于黄馨祥自己所说的“47秒”,就是他的“超级计算机”完成癌症患者基因组分析的时间,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个数字是由分析的总人数除以总时间得到的,一个所谓的“平均数”,这并不代表实际真的每个患者只需要47秒就足够了。

在福布斯记者的追问下,黄馨祥吐露,他的目标是24小时,不过这也是很好的成绩了,UCLA医疗集团总裁David Feinberg称自己要花几个24小时才能获得癌症患者基因组的数据。这样的“不诚实”让黄馨祥介绍自己的公司每天已能完成500人基因测序,到2015年年底可增加到4000人时也同样被人怀疑他是否在夸大其词。

2020癌症「登月计划」

尽管“曼哈顿计划”困难重重,也或多或少遭到了质疑,不过,像黄馨祥这种在争议和质疑中一点点成为“首富”的人,这些当然也不算什么。于是,今年的奥巴马政府的癌症「登月计划」,他又唱了一出主角。癌症「登月计划」是一个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项目,计划显著提高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直肠癌以及胰腺癌等十几种癌症的病人生存率,其中涉及到了诊断、治疗、预防、药物研发等等技术平台的使用,还披露了计划其中的一个下属项目——定量综合终身试验(QUILT)。

QUILT的目标是在未来36个月内招募20000名患者开展II期随机临床试验,涵盖20种肿瘤类型和癌症进展的各个阶段,探讨出一个新的癌症治疗范例。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的III期临床试验奠定基础,并为整个“癌症登月计划”提供支持,以便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以疫苗为基础的有效抗癌免疫疗法。

从计划一公布,就有许多质疑的声音,连“DNA之父”James Watson也公开“嘲讽”过奥巴马政府的登月计划是“胡扯”。不过Watson本人呢,说话向来犀利,有时候也很尖锐,他的话呢,我们且听且批判吧~所以到底有无希望,计划能否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很难预料的,还要靠时间来考验,后续一旦有更过的细节披露,大家也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黄馨祥的“跨界”行为是极其胆大的,尽管学术界许多评论家都颇有微词,甚至用“投机”来形容他,但是作为一个商人,他的投资眼光、经济头脑都是值得细细考量的。最后给大家放一段黄馨祥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对批评他的人说的话作为结尾吧,个中好坏,大家自由评判。

“当你越过公认的传统界限,有些人就会觉得受到威胁而打击你。如果你经营一家上市公司,唱衰者会抓住它不放,甚至再踏上几脚。但无论如何,总有人像我一样坚持不懈。我们要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如果不执着,医疗保健、科学和技术的很多进步就永远无法实现。”